第139章 备战(第1页)
王泽在胜利之后也没有在关注前线安排,他只是派遣了田二等得力干将前往各地城市负责管理事务。
这些人将肩负着贯彻王泽意志、全面统治该地区的重任。
同时武二也按照王泽的指示着手组织修建各类防御工事。
大量的山体炮台和耶城防御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一旦完工,哪怕没有基地成员,缅甸政府现有的实力也绝对无力再有所动作。
田二等负责人在其他小城市积极动员人们参与工事修建。
他们要将这些闲散已久、不愿改变的人需要被调动起来。
只有让他们行动起来,才能够顺利组织搬迁至丹老生活。
毕竟这些都是有着数千乃至上万人口的小城,不能像对待山中村落那样简单地清剿,那样所带来的影响实在太过巨大。
当这些地方小城中的人们得知参加工事修建可以获得每天三十元的工钱时,一个个都表现出乐意参与的态度。
如今各个城市都已建起了新城供销商店,里面摆满了大量新奇的物品。
然而这些商品只接受新城货币支付,这迫使当地人不得不想方设法赚取。
缅币在当地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尤其是在丹老地区,缅币几乎已经无法流通。
现如今丹老市政府只接受新币来缴纳各种费用,这使得手持缅币的人们陷入了困境。
这种情况无异于将所有人的生活水平强行拉至同一水平线。
一些丹老本地的有钱人自然对此极为不满,因为他们的大部分存款都是缅币。
这样一来,他们的钱就如同废纸一般,毫无用处,但又不能真的扔掉。
于是这些有钱人开始联合起来,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商队,径直前往缅甸政府控制的区域,大规模地采购各类商品,然后返回本地进行销售,以换取新币或缅币。
接着他们再用换来的缅币继续购买物资,并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成功地清空了当地的缅币库存。
不过由于这里人口稀少,对缅甸货币的冲击并没有那么显着。
至于他们采购的物品,大多是粮食。
在这里,粮食仍然需要依靠本地种植,而他们购买粮食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顺利实现货币变现。
哪怕是慢一点也比拿着没用的缅币好。
甚至王泽也考虑到了他们这些商人的利益,为了保障他们的利益,他促使丹那沙林政府采取行动,收购粮食并将其出口到国内。
通过这种方式,商人们采购的粮食得以迅速转换成新币。
此次经济控制措施的实施,使得丹那沙林地区的缅币几乎被清空,新币成为了当地的主导货币。
面对这一局面,缅甸政府选择了冷眼旁观。
他们正在积极筹备一场新的战争,期望通过战争的胜利,让丹那沙林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缅甸政府原本努力争取与国内的合作,但此刻却全面终止了这些合作。
由于此前边境冲突的影响,两国关系已经变得紧张。
而这次围剿北部国民党军队,缅甸政府一直希望借此机会缓和与国内的关系,并争取得到国内的支持。
然而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完全想不到组织竟然会亲自介入并直接控制了他们的一个省份。
对于这种情况,缅甸政府自然不会隐瞒,他们一方面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战争,另一方面则在国际舞台上大肆抨击,宣称这是一种侵略行为,是对缅甸的侵犯。
组织当然觉得很冤枉,觉得缅甸军政府就是疯子,只不过后续消息传回去之后,组织上这下可是知道王继新跑哪里去了。
他们原本以为王家跑出去只是做做海外生意罢了,没想到竟然如此厉害,直接跑去控制了一大片土地!
这一举动引起了组织高层的意见分歧。
更何况最为关键的是,轻钢可是由王继新那边供应的。
如果因为此事引发矛盾,那么今后的轻钢供应该如何解决呢?目前国内的主要外汇收入来源正是对苏出口轻钢啊!
于是面对缅甸的抗议,组织在外交层面无视了其他国家看热闹的态度,直接选择全面否认。
与此同时,他们还暗中筹备,派遣专人前去接触这股华人势力。
毕竟反正都是输出思想,海外华人为何就不能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呢?
但是这个念头也只能在暗地里进行,一旦消息走漏,各地华人的生存环境恐怕将大受影响。
经过将近一个月紧锣密鼓地筹备,缅甸军方集结了三万名士兵,此外还有一万名来自印度的雇佣兵,总共四万大军如汹涌潮水般涌向丹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