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武周]问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240250(第17页)

桌案上的灯已在听闻安定抵达宫门之前的时候就点了起来,也正方便了她顺手将放在桌上的一份答卷递到了女儿的手里。

“你先看看这个。”

李清月低头瞧见,这答卷之上所写的,是一份对于水利分析。

而除却水利分析之外,前面的杂文、帖经都答得相当不错。

“有想法也有学问,”

她翻到了一旁已经拆封的姓名位置,“咦……宗燕客?宗楚客和宗秦客的妹妹?”

李清月记得她之前也和兄长一起被接到了长安来,只是没想到,时间这东西真是过得很快,一转眼,她就已经成长到了能参与女官考核的地步。

既然有亲戚关系的话,阿娘用起来应当也要更为放心一些。

“对,就是她。”

武媚娘投向那份答卷的目光不无满意之色,“我看了武家那几个家伙和宗家兄弟的答卷,前者里武三思有点小聪明,武承明死读书了些,另外两个一塌糊涂,至于后者长于文章,有揣测上意的灵巧,却不适合干实事,相比之下,还是她的答卷最好。”

“所以,我想让她继承周国公的位置。”

这也并非完全没有前例的事情,比如后汉的东海恭王,就“以无男之故”

,让三个女儿得以被封为小国侯。

再看这个周国公的位置——

武士彟的儿子已经全部死了,女儿又各有额外的封号,无法继承这个爵位,未必不能经过一番操作,让宗燕客继承这个位置。

在她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表现,也让人觉得,将这个位置交给她,比起交给那些武家男儿不知好了多少倍。

武媚娘发问:“阿菟,你觉得如何?”

“可行,当然可行。”

李清月答道,“我只是在想……我以为我刚回来,阿娘会先跟我讨论太子出征一事。”

夜色寒凉。而在听到这个问题的下一刻,武媚娘脸上的神情也多出了几分冷意:“你以为我不想说这件事吗?但一个想要找死的人,我们是拦不住的。”

与其让自己心中不快,还不如干脆一点放手。

武媚娘本以为,自己给出答案可能还会有一点犹豫,可在对上女儿目光的刹那,她几乎脱口而出:“那就让他去死好了!”

她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并不会惧怕于再失去另一个。

当李贤在坐上太子位置后的短短时间内,就已和他的父亲站在一条心上之后,更不会再对他有多少希望。

甚至于因为在定下了那份宏愿之后,她便愈发以帝王的身份要求自己——

这份勃然发作的激烈情绪,也仅仅是在她的脸上停留了很短的时间。

她又已定下了心神,徐徐说道:“不过,总不能因为这些事情,就将单于都护府给丢了。阿菟,说说你的想法。”

是完全放任他们出征,还是留下后手,总得……先有个主意。

第245章

“阿娘应当看得出来,这对我们而言是个好机会。”

在短暂的沉吟后,李清月冷静地给出了这个答案。

既已将改朝换代视为目标,那么对于李治和李贤的一些操作,她便能以平常心看待了,又或者说,是以更符合为政者的目光来看待。

对于天下人来说,他们不会看到陛下对于战功赫赫的镇国安定公主生出了忌惮之心,在权势愈发失控地从手中流逝的时候,选择了一种对他来说最为直接的方式来重新夺回权力——那就是从安定公主还没有过多涉足的地方,让太子以大唐真正继承人的身份起步。

他们只会看到,这是陛下在百姓刚刚从灾情中缓过一口气来的时候,忽然对于只有劫掠而无真正进犯之举的多滥葛部发起了大举进攻,不仅诏令皇太子亲自督军,还让东。突厥和铁勒仆固部的将领与兵马相随。

此战若是能赢,李贤确实能够证明自己并不仅仅是个只知京城事的太子,也或许真能借机分到一部分兵权,进而插手边防,但相比于在其中经营十年的安定公主,他的根基依然很浅。

也难怪李治焦虑到反复搜罗忠诚于他的人手,投入到这场战事之中。

但他应该想想的,倘若这一仗并不像是他所想象的那样轻松,反而会带来不小的消耗,甚至是因李贤的指挥招来败仗,到了那个时候,他和李贤都该当如何自处,又该如何面对天下的质疑之声呢?

那么与之相对,表达了反对意图的天后和安定公主,就显然要比天皇陛下更为高瞻远瞩。

越是这样的时候,李清月越是需要这样的对比,以便于己方积蓄实力。

所以李清月说,这是个对她和阿娘来说的好机会。

“说句难听点的话,若是我的手段再狠一点,就算李贤有打赢的机会,我都要给他找点麻烦。”

李清月说到这里又摇了摇头。但若真这么做的话,她和孤注一掷试图反击的李治又有什么区别呢。

北方的局势已经摆在那里了,李贤所统率的队伍又是这样的阵容,贸然涉足漠北之战到底会是何种结局,其实有个人的战况完全可以作为参考。

当年迷路在天山以北雪原之上的郑仁泰,和他残存的兵将不得不付出了人相食、骑兵折损过万的代价,才能回返山南大营。那么李贤到底凭什么能够确保,他的这次出征能够平安渡过,给自己增光添彩?

他没这个本事!

武媚娘也是这么想的。“他太轻率了,根本不需要你再去做些什么。凉国公应当让人和你说了朝堂之上的争执,太子他都听在耳中。但他不信凉国公征战多年的经验,不信右相多年驻扎熊津后对于边防的判断,不信我这个母亲的劝谏,反而相信他父亲对他的厚望,与寻死有何区别!”

“那便如阿娘所说,由他去死,放任他出征好了。”

李清月答道。

契苾何力终究还是李唐重臣,对于李治多少有点滤镜。

他觉得李治能被李清月几次说服,甚至在太子被废、自己病情加重的情况下,给出了镇国安定公主的封号,那么也应当能够接受谏言,改变之前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