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武周]问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120130(第23页)

“在那里修建的东都尚药局和悲田坊就是我建议的,坐镇其中的神医孙思邈还是我从蜀中请来的。”

她又往西指了指,“那头有我曾经负责修建的河桥,不过我阿娘来信说,近来在找人再度加固,连带着河岸两旁的堤坝一起,防止洛水泛滥成灾。”

“那里那里。”

李清月又朝着邙山脚下指去,本想说那里还有她折腾的炸药研发部门,但想想这东西不适合跟苏定方说,而且刘神威都因为她的“离家出走”

而避祸蜀中了,好像更不适合说。

苏定方听出了这个卡壳,“那里怎么了?”

“呃……我在那边买了个房子。”

在旁围观的孙仁师直接被一口酒给呛住了。“大都督啊,就您这个身家,您买个房子是能跟前面两个相提并论的吗?”

李清月把头一转,权当这种掉价行为没在她身上发生过。

恰好也在此时,她所乘坐的这艘船经过了孟津这一段稍变窄些的河道,进入了前方的宽流之中。

她眼尖地看到有一艘空置的运粮船从河上经过,连忙扯开了话题:“看,这闲时也运载粮食,往返于三门峡粮库与长安洛阳之间的建议,也是我提出来的。这总能算数了吧。”

李清月抬了抬下巴,对着孙仁师露出了个“这又如何”

的表情。

孙仁师朝着她拱了拱手,“那您果然厉害。”

他这话说得相当真诚,而非一句玩笑话。

设立医药局与悲田坊,防治河流水患,还有这促成运粮,都绝不是她这个年纪的孩子该当做出的举动。

可在李清月娓娓道来的时候,又真实得让人信服。

陛下能有这样一个奇招频出,却又心怀社稷民生的女儿,真可谓是大唐的福气。

若是此前因为种种缘故,让她的这些贡献,都没能以一种更加为人所知的方式展现出来。

那么现在的这出献俘,就势必要让安定公主真正扬名于天下了!——

船停在潼关之前,在陆续下船过关后,李清月便在此地遇到了等候在这里的太子李弘。

眼见妹妹下船,李弘也顾不上身为太子的稳重,直接冲到了李清月的面前,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

“你可真是有够吓人的,一声不吭地就往边境跑,也不怕让家里人担心。”

她脑袋一低,后知后觉地再度感觉到了点负罪感,却只嘟囔了一句,“我留了书信的。”

李弘:“……”

他很想说,这留了书信还不是叫做不告而别,但想想这是阿菟凯旋的好时候,他总不能搞出一副兄长指责妹妹的样子,让她面子上过不去,便只说道:“你跟我来。”

既是献俘,总不能是步行走去,还是要拿出行军之人的样子。

所以在皇后所策划的献俘典礼中,走水路来到长安只是为了让他们来得更快,过了潼关后还是要换上马匹的。

李弘指了指被他带来此地的青海骢,“当年弘化姑母送的两匹马长得差不多,你那匹既然送给你老师还留在熊津,那我这匹先暂时借你一用。”

李清月目光微动,似乎是没想到兄长能这般慷慨。

“你之后一定要还我的。”

李弘默念了一句阿娘说的要跟妹妹亲近关系,但看着李清月这个才从战场上下来的威风样子,总觉得自己像是在交代公务,想了想还是多补上了一句。

“我才不会贪墨你这匹马呢。”

李清月答道:“不过——还是谢谢啦。”

“那你还得再多谢我一件事。”

李弘拍了拍手,就见他后头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孩子抱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上头盛放的是一件崭新的盔甲。

“这是阿娘让我帮忙找人赶制出来的盔甲,按照你之前的衣服放大了一点做的,应该还是合身的。阿娘说,将军配好马好衣,这才叫在长安风光过境。”

“那我没有吗?”

一个声音忽然横空插了一句。

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契苾明托着托盘的手顿时一抖,转头回道:“阿耶,都说了,这是皇后和太子给安定公主准备的,您跟着掺和什么乱子啊。”

契苾何力朗声一笑,“我还以为你小子没看见你爹呢?我都盯着你看了半天了,结果你就盯着这盔甲了。怎么,上面是镶了金子?”

李清月将盔甲抖开,端详了一番后答道:“您还别说,这上面真镶金子了。”

比起她在百济临时改造出的盔甲,这一件确实要更为适合她。

她所说的镶了金子,是因为在盔甲的两肩处与后方披风相接的位置,正是两抹赤金之色的纹样,为这份威武之中增添了几分贵气。

好俊的一身铠甲!

当李清月换上新盔甲、翻身上马的那一刻,哪怕盔甲之下的面容稚气,也依然能让人窥见,她在海外战场上,到底是何种挥斥方遒姿态。

李弘望着坐在高头大马之上的妹妹,不知道为何有一瞬觉得自己像是看到了母亲指点政务之时的样子。

但这种感觉仅像是一闪而过的错觉。

大约……只是因为妹妹和母亲长得确实相似。

李清月却并未留意到他的恍神,已朝着同样披挂上马的苏定方看去,“苏将军,我等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