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第1页)
网上弹幕一出,伍爱华求救的目光就射向了屏幕后的众人。
正好因为之前直播间吵地太厉害,经请示后,有工作人员通知伍爱华,尽快结束直播,后续内容可以下次再讲,关键别真让明朝兴起记录外的战争,专家还没确定会有什么影响啊!。
再播放下去,古人会干出什么事情可不好说。
伍爱华看到手势之后,连忙说道:“三国时期的立法大致就是这样,后面东西晋和南北朝立法,我们后续再说。”
说完,古人就现天幕直播直接暗了下来。
结束直播之后,伍爱华吸一口气站起来,对着领导说道:“对不起,我错了。”
“错哪儿了?”
领导问。
“我不应该随口胡说,说了不在计划内的堡宗,不,英宗,更不应该因为怕说了英宗影响大局,又说诸葛亮的坏话,让直播间变得乱糟糟。”
听到伍爱华的话,部长沉默了一会儿,才问道:“我们有看你的大纲,其实一开始的时候,你想说的是诸葛亮制定的律法在当时被评价为严刑峻法,但是他贯彻了法家的思想,赏罚分明,违法必究,对官员百姓一视同仁,所以虽然严刑峻法,但是百姓们依然信服,以此来证明执法的随意性才是损害百姓信任的原因。”
伍爱华点头,又垂头说道:“是的。”
“你的大纲里也说了,诸葛亮是法家的践行者,所以错的从来不是法治,是一味严刑峻法而且刑不上大夫,才让百姓无法喘息。”
伍爱华更加垂头丧气,回应道:“是的,我有这样写,但是刚刚我看到弹幕那么激愤都忘了说。”
“你写了很多诸葛亮、曹操、孙权迁徙边民,是因为你觉得当时的人有受到胁迫,不是自己愿意迁徙。”
说起这个,伍爱华抬起了头:“没错,我有查到,曹操和孙权是明文记载强迫甚至劫掠,蜀汉这里没有明文记载,但是曹魏有记载蜀中百姓偷偷逃去曹魏投降!”
领导点点头,对着伍爱华说道:“之前你转移话题,说的都是史实记载,让其他人讨论,为什么今天转移话题,就引导别人骂你?”
伍爱华抿嘴,说道:“因为我当时不小心说了明朝,又看通知让我尽量制止明朝初期的皇帝通过弹幕看到明英宗相关内容,我当时没什么好主意,脑子一热就这么说了,还自以为自己很机智……”
领导叹气:“这是我们给你的支援不够,关键时刻只能让你自己想,后面我会反应,让更多专业人士来帮忙。”
这么说着,部长无奈说道:“其实你可以直接转回去说诸葛亮的,就算你说的历史史实没那么吸引眼球,你也应该相信我们和你配合的同志,而不是想着自己一个人吸引所有火力。”
“诸葛亮迁徙的人口可能并非自愿,但是他治理蜀中颇有政绩,民众爱戴是事实,曹操的屠城可能不止是杀反对者,但是他治下百姓经济生活生产快恢复也是事实,东吴可能有劫掠人口,但是当地
百姓繁衍生息也是事实,”
领导说着:“当然啦,蜀汉吏治清明,不影响刘备诸葛亮为了兴复汉室不去休养生息反而动战争,曹魏展迅,不影响曹操强迫百姓迁徙劳作征战屠城,东吴偏安一隅生活安稳,不影响孙家大兴土木……”
部长说道。
“我们说辩证看待唯物史观,不是说众人皆醉你独醒,别人都看不出明君贤臣做的不对的地方,只有你看到了。”
部长批评:“我们虽然批评封建统治者,但是你不能带有敌视的心态,而是要客观看待问题,更不要为了证明别人不对,就放大其中的一两点不断的和对方互相抬杠,反而放大错误忽略功绩。”
伍爱华低下头来,感受到深深的羞愧:“对不起部长,我认错!我总觉得自己能操纵观众的情绪,带着他们的思维跑,所以才会觉得大放厥词能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他们一说,我又总是执着于我是对的,坚持封建统治者没什么好东西,导致不能辩证看待,这都是我的错误。”
“你能认识到这点,后面也要能够知行合一才行。”
“后来为什么弹幕上一开始说,你又变化了口吻?”
部长再次确认问。
“因为我怕到时候有人闹去学校,影响正常秩序,不仅可能会被幕后主使现,还可能让其他国家和网友们现不对。”
伍爱华回答道。
“不是为了毕业证?”
“也是为了毕业证,但是我们母校很刚的,一般这种情况不可能影响我的毕业证,所以主要还是我当时想到可能会被幕后黑手关注。”
“因为害怕有人冲动行事被现问题,所以原本想说的被迁徙的地区也不说了?”
部长问道。
“下次有机会我放进去,总之肯定要说。”
伍爱华说着,看部长脸色:“不说我总觉得那些百姓太惨了,我良心不安……”
“别下次了,你现在先去说,说完再来检讨。”
听到部长这话,伍爱华瞬间抬起头来:“我现在开直播说?那古人肯定会怀疑!幕后主使可能也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