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章 Chapter93(第2页)
黑市上对人类尸体的贩卖从未停止。从腐烂程度不同,售价8~15英镑不等。难得一见的霉尸,即便已经被解剖过,尸体上有了缝合痕迹,可仍旧是抢手货。
葛莱森不在意佩奇、贾斯丁的愤怒,转而看向另三人。
“比起相信尸体凭空消失,我更相信它是被偷走了。三位怎么看?”
卡恩斯作为老板,更偏向自家的员工。
“警探先生,您说得有道理,但佩奇、贾斯丁在我手下工作五年,从没做过违法卖尸的事,是连一根手指都没偷运出去。”
维护员工声誉,何尝不是维护火葬场的名声。
卡恩斯说:“就算有人偷尸体,也是外来的盗尸贼。不一定是冲着尸体来的。现在,伦敦看我不爽的人不在少数。
想必海勒小姐也有所感觉,因为我支持火葬,昨天的丧葬研讨会上就有不少人对我吹胡子瞪眼,恨不得往我脸上吐口水。”
莫伦点头。
与其说是卡恩斯是树敌太多,不如说是他开设火葬场的行为触碰很多人的利益。
昨天的丧葬研讨会,让她对目前的伦敦殡葬业有更深认识。
进入十九世纪后,用一个词形容伦敦殡葬业——混乱。
城市人口激增、墓地资源短缺、传统的土葬观念、流行病去了又来……,各种因素导致人们在伦敦想死得舒服也困难。
多数人不接受薄葬的理念,下层阶级希望至少在举办葬礼时稍稍体面一些。但别谈买好的墓地,就连停灵都是问题。
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之前,伦敦未能跟上人口大爆炸的节奏,修建足够多的太平间。只有教堂、医院等少数机构提供的少量停尸点。
假设一位劳工死了,只能把尸体停放在租屋里,合租的租户们不得不与腐尸一起生活。
()不停尸呢?会有把人活埋的风险。
欧洲各地都有“死者复活”
现象,其实是那些人没有彻底死亡。
由于当下医疗检测仪器的落后,加上医生水平参差不齐,判定一个人死亡的准确度不高。
棺材里传出的抓挠声,解剖台上被剖胸后发现仍旧跳动的心脏,这类传闻不绝于耳朵。起因与无法精准判断死者是否真的死亡有关。
停灵变得非常必要,可以降低假死的活人被提前掩埋的可能性。
为了改善与尸同眠的伦敦下层困境,顺理成章需要开设大量太平间,这也成了一门有利可图的生意。
停灵只是丧葬业的一环,墓地是重点业务。
早年间,教会管辖英国丧葬业。
1850年前,牧师的收入来源包括从所属教区的墓地获得部分丧葬费收益。牧师给一位信众举办葬礼,还能获得8先令。
伦敦人口暴涨后,墓地紧缺。
私人墓地的管理堪忧,因为缺乏政府的全局统筹,选址位置更是混乱不堪。
比如墓园下水道与城区居民商业下水道相连,让水源被严重污染,导致流行病肆意传播。
英国议会在1850年提出丧葬改革,希望能把丧葬统筹权收到国家政府手中,但遭遇了各地教区、葬礼承办者、私营墓地老板的强烈反对,那会夺走他们已有的利益。
多方强烈反对,让《1850年丧葬法案》成为一纸空文。
伦敦恶劣至极的丧葬环境在继续。
多数墓地污水横流、棺材被盗挖、尸体残骸堆积在地面等现象,外加霍乱肆虐导致大量人口死亡,1852年再次出台丧葬法案。
这一次,承认了太平间制度的合理性,打击丧葬业的恶性垄断。
同时更严格规定,迁移尸体必须获得政府的批准,以免盗尸行为泛滥。
二十多年过去,伦敦人口翻倍,丧葬业又有了新的困难。用于建设墓区的土地越来越少了,买墓地的价格势必上涨。
火葬是一种解决办法。
骨灰坛下葬与装着整具尸体的棺材下葬进行对比,减少了用地面积,每个人的丧葬费也相对减低。
同时,焚烧后的骨灰比起直接掩埋尸体,不容易造成疾病传染。
昨天研讨会上,火葬场老板卡恩斯就列举了数个客观优点。
火葬的推行却势必改变丧葬业原先的利润分配,教会方面也有人坚持认为火葬违背基督教义。以前,只会火烧巫师或邪祟,好人都是土葬。
莫伦也不是完全支持火化,因为火葬会毁去被害人以尸体留下的凶案证据。
在科学检测技术相对落后的时代,可能要多次尸检才能发现尸体保留的线索。
假设被害人家属原先不同意解剖,把尸体土葬掩埋的话,还有劝说其开棺验尸的可能性。
一旦让火葬合法化,直接把尸体烧了,很难再得到更多线索。
她
却也不是极力反对火葬,从阻断传染病的角度,火化病人尸体是能起到更好防范作用。
莫伦不走极端,但白毛尸体失踪事故,表明是有人在走极端。
她想起昨天下午研讨会散场,在学校门口感觉到的窥探。那不一定是冲自己来的,也可能是冲着其他参会者——比如盯上了卡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