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从百户官开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七十五章 那本王要你做什么(第1页)

就见王纶红着眼睛看了看四周,此时在朝廷大军那数百门火炮的轰击之下,可以说整个叛军阵地完全陷入到了一片混乱当中。解

本来以火炮的射程根本就不可能波及方圆十几里范围,毕竟火炮的射程其实也相当的有限,最多也就是处在最前方的一部分叛军会受到炮火的威胁罢了。

但是随着前方的叛军被火炮轰击的崩溃四散而逃,恐慌的情绪便直接在大军之中扩散开来。

连带着没有受到波及的叛军也一个个的受到了影响,恐慌的情绪如同瘟疫一般,当朝廷大军开始起冲锋的时候,伴随着大地的震动以及那喊杀声传来,后方的叛军竟然开始有人悄悄的逃跑了。

逃跑的局面一旦出现,如果说无法及时制止的话必然会以极快的度蔓延。

所以说王纶此时所看到的便是一片混乱的景象,而在他身边除了数十名亲兵护卫之外,到处都是四散乱逃的士卒。

彻底的断了收拢大军抵挡朝廷大军的念头的王纶这会儿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无路如何都不能死在这里。

他还有着大好的生命呢,这一路行来,他可是收拢了大量的财富,无论是金钱还是美色,他还没有享受够呢。解

“走!”

一声低喝,王纶直接带上了亲兵护卫同杨清等人一起混在溃军之中以极快的度向着远处逃去。

本来就陷入到了一片混乱当中的叛军此时没了主持局面的将领站出来,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如果说有人力挽狂战站了出来,收拢一部分溃兵的话,或许还稍稍能够迟滞一下朝廷大军的冲锋的话,这会儿连王纶、杨清这样的主帅都逃了,十万大军就这么的彻底崩溃了。

李桓率领着一万骑兵就如同一道闪电一般在叛军之中四处冲杀,但凡是有叛军聚集的迹象,便会立刻招来骑兵的冲击。

小半天的时间过去,十万叛军在骑兵的冲锋之下依然崩溃,再加上后续的步卒一边冲杀一边喊着投降不杀的口号,许多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四处乱逃的叛军士卒干脆丢下了手中的兵器一个个的趴在地上跪地求饶。

徐英身上沾染着鲜血,在其身后则是大量的步卒,只不过这会儿战场之上已经很少能够看到有抵抗的叛军。解

一眼望去要么是被斩杀的叛军,要么就是舍弃了武器跪地求饶的叛军,此时朝廷兵马全都在忙着收拢投降的叛军。

李桓骑在马上,遥遥望着南京城方向,不用想这会儿南京城那边肯定正经历着一场惨烈的厮杀。

按说这个时候李桓应该率领大军赶往南京城才是,但是看着四散溃逃的叛军,便是李桓也不得不压下立刻赶往南京城的念头。

有徐俌坐镇,再加上南京城城高且坚固无比,纵然是宁王叛军倾力攻打,也不是那么容易能够攻入南京城的。

所以说李桓根本就不用太过担心南京城的安危,而这会儿更为重要的其实是将一众叛军溃兵收拢起来。

这些叛军溃兵大多数可都是地方豪强之家的佃农,虽然说有锦衣卫的情报,可是锦衣卫的情报也不可能真的面面俱到将所有同宁王相勾结的人和势力都找出来。

不过此番有了这些叛军俘虏存在,稍加审讯便能够找出那些自带钱粮人马相助宁王的豪强士绅,至少能够在将来他清洗江南之时减少一些漏网之鱼。解

十万叛军除了直接战死的,再祛除一部分第一时间逃之无踪的,如今被俘虏的人数竟然足足有八万余人。

单单是这八万余俘虏的看管便是一个大问题,为此李桓不得不抽调出五千人马看押。

傍晚时分,终于安排好了叛军俘虏事宜的李桓看着营帐之外盔甲齐整,严阵以待的徐英、张淮、朱亮等将领。

而张淮、徐英、朱亮等人在看到从营帐之中走出的一众人,尤其是目光落在李桓身上的时候,眼中闪过惊喜以及期待之色。

“大将军,按照您的吩咐,大军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开拔!”

李桓看了看天边即将落下的夕阳,眼中闪过一抹精芒沉声道:“传我将令,大军开拔!”

他们所在距离南京城差不多有数十里,这点距离如果说是急行军的话,最多也就是一个多时辰的时间。解

可以说等到赶到南京城下的时候,恰好是夜幕降临之时。

这边李桓大军开拔赶往南京城,而南京城此刻却是正经历着一场惨烈的厮杀。

宁王等人也不是傻子,在得了大量豪强的助力之后,宁王便打定主意强攻南京城,为此宁王做出了妥善的安排。

王纶、杨清这么两位极得他信重的大将率领十万大军负责抵挡朝廷叛军,在宁王看来这般的安排绝对是再适合不过了。

他不求王纶、杨清两人能够大败朝廷援军,只要能够拖住朝廷的援军便可,待他攻破南京城,区区数万朝廷援军自然是不在话下。

所以说在王纶、杨清率领大军开拔离去之后,宁王便亲自率领一众手下亲临前线督战。

天色蒙蒙亮,叛军的攻势便已经开始,在杨代的安排之下,大量的叛军扛着攻城梯、推着撞车以及收拢而来的数十门大小火炮对着南京城起了猛烈的攻势。解

或许是有着宁王等人督战的缘故,又或者是叛军次攻城的缘故,至少叛军所展现出来的士气还是相当不差的。

只是城中由魏国公徐俌坐镇,再加上此时城中已经完成了一波清洗,但凡是暴露出来同宁王相勾结的勋贵、官员、豪绅这会儿已经被尽数拿下,在一定程度上算是统合了城中的力量,大大的减少了叛军里应外合的可能性。

此时的徐俌亲自督战,甚至不少勋贵在这个时候不管是怕李桓秋后算账又或者是为了搏一份军功,竟然选择亲自登上城墙督战。

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便是城高坚固的南京城哪怕是在叛军猛烈的攻势之下也是岿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