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两位弟子的心事(第1页)
张清清皱眉道:“现在不是炸长安城的时候。”
“为何?”
别看张心安只有六岁,眼神有的是灵醒劲。
“最近爹爹心情不好。”
“爹爹怎又心情不好了。”
张清清缓缓道:“皇帝请社稷万民喝开水,改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本来这些都是骊山的规矩,但这些都成了皇帝的功劳,所以爹爹不高兴。”
张心安看向村口的另一头,只见爹爹正在与几个言官争执着。
张阳大声道:“抽水马桶的秘方早就交给朝中了,你们还要骊山给你们造,你们怎么不去抢!”
几个言官面面相觑,“可是朝中造不好,还有陛下……”
“别跟我提陛下,你们连个抽水马桶都造不好,跟我们的骊山有什么关系!滚!”
张阳还在怒骂着。
“喏!”
岑文本打量图纸,这个图纸很简单,后方还有一个池子,管道,水桶,一个坑就能建好。
“如果有了这个图纸,各家各户都能够建设。”
岑文本心中其实还有很多话想问,一想到朝中的事情,施行起来颇为烦琐,他气馁叹息。
小清清拿着望远镜正看着山下。
在下山的路上,小武低声道:“师妹,你现是几岁?”
河西走廊的建设有六年了,河西走廊的互市开办有四年了。
张阳给了三原县回复意见,畜牧业不得擅自扩张,降低风险,放牧要有限制,不能对植被作出过多的破坏。
现在的规模还是赶不上水草丰沛的河西走廊。
张阳将图纸交给他。
岑文本叹息道:“陛下虽说下旨了,可施行起来依旧觉得很困难。”
张阳叹道:“非是骊山不愿,不论是陕西各郡或是中原各地,总不能让整个骊山都去造马桶,来供给整个中原?这订单太大了,骊山可不敢接。”
骊山对他们的规划也是以畜牧业为主,展畜牧的同时,需要规范畜牧业。
张阳思索了半晌,“建设工坊不像文本兄说的这么简单,光是长安城各县的作坊,建起来的花用何止万贯,建设作坊是需要银钱,除了各县自主拿出人手,他们的账还没有还清给骊山。”
张阳打开图纸,对岑文本解释道:“其实一种简易的蹲坑设施,成本也更低,如果各家各户都能装上,对现状能够改善,也更方便。”
听着儿子的话,张阳道:“不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