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 它为什么不发热(第3页)
“你很绝望。”
安延偃看着这个失败者。
“是呀,不只是我,吐蕃的老人都很绝望,在逻些都护府建成之后,大唐对吐蕃人的教化开始得寸进尺,可他们却没有丝毫办法。”
安延偃给他倒上一碗酒水,“你也做个唐人,从此吐蕃就是大唐的疆域,这不好吗?”
松赞干布颔道:“不好。”
“连你都说了,唐人对吐蕃的教化变本加厉,你还要坚持到什么时候,再过多久?二十年,三十年,或许吐蕃人会记得你这位赞普,吐蕃的孩子长大了,那些孩子会双手奉献自己的领地,交给天可汗的。”
“再说了,你的孩子体弱多病,哪一天出了变故,吐蕃赞普的位置谁来继承。”
松赞干布笑道:“禄东赞还在吐蕃,至少他还在,他的孩子没有接受唐人的教化,他会守住吐蕃的根基。”
安延偃摇头,失望地走出这个房间,松赞干布很固执。
如果有一天吐蕃子民都要归入大唐,吐蕃的国祚有何意义。
禄东赞吗?当年他来使大唐吃的苦头还少吗?
唐人在乎你们还会起兵攻打吗?
有了火炮的唐人早就不在乎了。
一个月后,骊山的车间内。
张阳手中拿着一根用铜制成的螺丝,随着测量念道:“长度一尺五,直径两寸五,螺距零点三,螺母进入顺滑,头部呈方形。”
又是很满意地试了试,张阳欣喜道:“这是大唐的第一个螺丝。”
李泰手里也拿着一个,他用螺丝固定两块铁板,试了试,回道:“很牢固。”
“来人,送一个给陛下,就说我们骊山又一次攻关了一个好东西。”
“喏。”
螺丝的成功是令人欣喜雀跃的,这一次与当初造弹簧不同。
那时候骊山一穷二白,要造出弹簧就快把所有人逼疯了。
现在骊山有了自己的基础,从设计到一次次地验证,骊山用了四个月造出了真正意义上的螺丝。
虽然是大号的,显得有些粗犷。
张阳又道:“以前我们的蒸汽机太过笨重了,现在可以重新设计了。”
李泰抓了抓头皮,“姐夫,都要推翻重建吗?”
张阳颔道:“加以改建就好,制造业嘛,总要一次次地优化的,不能原地踏步,要精益求精。”
“唉……”
一声长叹从魏王的口中而出。
侍卫见县侯走远了,快步上前问道:“真要推翻重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