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岳父是李世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七十一章 真弟子(第5页)

李治笑道:“只是一些数术上的学识而已。”

李承乾又道:“父皇,儿臣以为让稚奴只是帮着褚遂良未免大材小用了。”

李治连忙道:“孩儿愿将骊山所学都用于社稷,不过在骊山孩儿才疏学浅,许多课程都未达到姐夫的要求,算是一个差生,勉强及格,是皇兄谬赞了。”

李世民的目光在两个儿子间徘徊,最后落在了李治身上,“稚奴想去朝中何处任职?”

李治稍加思量,回道:“孩儿想去工部,也想去国子监。”

“承乾,你以为呢?”

李承乾又道:“孩儿以为稚奴也可与孤一起上朝听政。”

说来,李治还未行冠礼,就这么让他去听政还是早了,李世民抚须道:“稚奴!”

“孩儿在。”

“等休沐结束,你就是去工部与国子监,至于听政之事等你行了冠礼再议。”

“喏。”

一顿饭食吃得有些尴尬,李治不喜欢皇兄的话语,按照魏王兄的嘱咐,要时刻小心太子的话语。

在对付太子的言行上,李治慎之又慎,可又不明白太子是真有深意,还是真好心。

与此同时的骊山,张阳也在看着近来长安城生的事,关注着李治回了长安这两日的事迹。

如果皇帝敢为难骊山的弟子,张阳不介意让女儿带着李渊先去轰了长安城的城墙。

李玥将饭菜放在桌上,她点头道:“嗯,今天有大骨头汤喝。”

村子里杀了两头猪,婶婶特意让村子留了几根大骨头,将骨头剁成段后,熬了一大锅。

汤水上浮着一些葱花,光是闻着就很香。

张阳放下手中的书信,觉得李治可以在长安再放肆一些,不用顾忌太多。

裴行俭收了骊山的物件,他就是骊山弟子,可以为骊山做事了,有了李治的背书,他这个半真半假的身份也已货真价实。

骊山捡了一个便宜弟子,张阳满意点头。

李玥朝着藏书阁内中唤道:“用饭了。”

正在自习的弟弟妹妹们闻到饭菜香,早就没了心思学习,闻言夺门而出,刚坐下就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清河道:“东阳,你最近吃得越来越多。”

东阳道:“才没有,你看看你,你才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