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岳父是李世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五十八章 大唐的太阳和月亮(第2页)

“嗯,近来师父总是一个人独坐?”

李玥扶着腰小心翼翼坐下来,笑道:“他呀,就是想多得太多了。”

“师父还有苦恼吗?”

“嗯。”

李玥轻声道。

小武又道:“还以为世家倒了之后,师父就再也没有对手了。”

李玥笑道:“夫君的对手呀……”

想了一想,李玥皱眉道:“如果真要说对手,其实一直以来他的对手只有父皇,只此一个吧。”

“老师何出此言,弟子不懂。”

李玥低声解释道:“世家或吐蕃,这些不过是你师父与皇帝之间的争斗与博弈的条件。”

小武低声道:“弟子明白了,不论是世家如何,还是吐蕃怎样,被称颂的还是皇帝,得到益处的还是骊山。”

李玥叹道:“这么多年过去了,都十年了,他们不累吗?”

小慧回道:“多半是累的。”

李玥笑着点头。

夜里,万籁俱静。

即便是夏日,骊山到了夜里还有些凉。

温泉水顺着石壁而下,入华清池中,水声是白噪音,听着很舒服。

张阳坐在书房中,正在翻阅着朝中的奏章,漠北的瀚海都护府落成了,周边又现了不少煤矿。

李世民向来重视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并且要重建沿海的交州,福州,明州三地。

打算让沿海一片恢复到前隋时期的生机。

这份奏章是中书省张行成提议的。

重建地方与中枢配合,不应该是这样的,准确地来说这么花钱是不对的。

中枢的建设地方就像是给人穿衣服,先让一个人光鲜亮丽,而后再让某个地方兴盛。

读书识字,入仕为官,当信仰先行。

搭桥修路也是需求先行。

而不是皇帝的随意一句话,没有具体的举措和制度抛出去十万贯。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皇帝有钱了心中有了底气,自然是要建设的。

“谁让裴行俭给皇帝带去了这么多金子。”

听夫君的话语,李玥也皱眉道:“应该让骊山管着朝中的钱袋子的,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