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岳父是李世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五十六章 都是县侯的意思(第2页)

狄知逊看了一眼桌案上的茶叶,从桌案底下拿出一个一个布袋,布袋很大其内有三两斤茶叶。

“这些都是这两年的陈茶,都送给高卢人,再给他们一些银钱与肉干。”

闻言,那小吏又问道:“狄侍郎为何要这么做。”

狄知逊轻轻拍了拍桌案上的信,又道:“这也是县侯的安排。”

“喏。”

且不说张阳为何要这么做,狄知逊觉得自己照办就行了,不用考虑这么多。

“举手之劳又不是什么大事。”

“狄侍郎,传闻高卢人想要和亲,被朝中给拒了,这些人好像在朝中讨不到好,我们……”

这个小吏的意思是让狄侍郎离那些高卢人远远的,不要影响了前途。

以现在狄知逊的功绩在回朝之后,在朝中一定会升迁。

狄知逊颔道:“这是骊山县侯的意思。”

骊山县侯,骊山县侯,什么都是这位县侯说的算。

即便是在河西走廊,也时常听到这位县侯的名声,关外之人除了敬仰天可汗,也很敬仰骊山县侯。

因当年松赞干布的事,有人说吐蕃赞普和骊山县侯是好友,因此许多吐蕃人也在称颂县侯。

当年的高昌奴造反了,主宰了高昌,他们也在称颂骊山县侯。

那位县侯如今又是何等人物?

他是当今的尚书左丞,深得陛下器重,能够造出火炮这等社稷利器。

也有说这位县侯在骊山修炼多年,都快成仙。

你说县侯在骊山这么多年做什么?肯定是在修炼,修炼成仙。

中原的江南地界,钟声在林间飘荡。

春季的南方很温暖,鸟儿在林间叫着,老迈的崔仁师坐在一张石桌前。

他并不是来这里当和尚的,而是念当年与慧旷和尚的交情,在他忌日的时候来这里看看。

一个中年人迈步走来,他见到了石桌上的茶碗,低声道:“江南东道的徐家经营着许多茶山。”

崔仁师点头道:“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茶汤了,而独爱这般炒茶。”

“你们崔家如今散了?”

“嗯,散了,该杀的都杀了,该死的也都死了。”

崔仁师这个老人家缓缓道。

中年人又道:“到了你这般年纪,也早已看淡。”

他的语气重了一些,目光还是看着这个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