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岳父是李世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五十章 留下阎立本(第3页)

“只有骊山的建造才能让阎大匠找到提高的契机,现在能够让他留下来,陛下知道了缘由也不会多怪罪,有些事情拉不动,只能推他一步了。”

得知事情原委的魏王妃也不哭,她低声道:“其实宫里的事可以交给家叔,阎立德。”

“是吗?”

李泰暗暗点头,记下来的这个名字。

长安城,宫里,王公公脚步匆匆走过皇城,再从承天门走入,一路走进皇宫的内城。

别看这位公公年事已高,走路的度倒是一点都不慢。

总算是走到甘露殿,王公公脚步还没迈入就听到了陛下的怒骂声。

“竖子张阳!你胆敢戏弄朕的文臣!你好大的胆子。”

听到陛下的怒吼声,王公公便知道阎立本的事情,还是传到了陛下的耳中。

殿内又传来了打砸东西的响动,王公公站在殿外又不说话了,沉默良久,心中也放下了本来要和陛下说的事。

李世民了一通脾气,又意识到曲江池修建成坊市曲江里的工事又不能耽搁,让阎立本的弟弟阎立德替上。

等岑文本与于志宁走出了甘露殿,王公公这才迈步进去,“陛下,骊山的奏章。”

听到骊山,李世民额头青筋直冒,喝道:“他又怎么了!”

王公公连忙道:“说是骊山县侯写的。”

李世民一手夺过奏章,扶了扶眼镜继续看着,奏章上张阳说明了长安城的现状,就算是长安城修建了曲江里,也只是能够缓解一时。

将来长安城的人口还会更多,如此增设坊市会除了让街巷更拥挤,没有其他的益处。

拆了长安城东西两面的城墙,保持内城与皇宫的建设,扩建长安城,修砌道路。

皇帝随手将这份奏章放在了一旁,便拿起了另外的奏章。

长安城的皇城内,张大安听着许敬宗与李义府的议论,张大象也能说上一两句。

现在大家都各司其职,但都是礼部出来的,在对付外使的事上总是能够说上一两句话。

张大安又道:“这高卢人远道而来,他们说高卢也能出兵攻打大食,但要大唐与高卢人结为交好。”

话语一顿,张大安叹道:“简而言之就是和亲。”

许敬宗颔道:“自县侯任职礼部尚书之后,朝中再也没有说起过和亲之事。”

几人谈了小半个时辰,到底还是对高卢人并不熟,想着先探探虚实。

“多谢诸位兄长帮衬。”

张大安起身行礼。

“莫要客气。”

许敬宗连忙扶着他,“当年我们都在礼部做事,当该帮衬一二的,陛下也明说了礼部的事情交给礼部自决,再去惊动骊山不合适。”

“老夫可安排上官仪写一份书信送去骊山,并且由门下省递给陛下,如此便与礼部无关了。”

自任礼部尚书以来,张大安越觉得自己的能力有限,没有许敬宗和兄长任职礼部尚书之时,还能游刃有余。

在为人处世的能力上,张大安觉得自己应该向许敬宗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