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岳父是李世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四十五章 酷吏裴行俭(第3页)

“来得有些早了,是谁这么有远见?”

李世民目视前方低声道:“是一个叫许圉师的年轻人,因为这件事许敬宗还训斥了他一顿,他的奏章说关中的井水正在枯竭。”

“如果陛下抛弃了关中,关中就真的成了一处偏地,再也没有人愿意在关中投入,这里的土地会一年比一年贫瘠,这里的人口也会越来越少,这一切会从黄土高原开始。”

“你希望朕留下来?”

张阳点头道:“陛下一走,带走可能是长安城上百万人口,带走了所有的财富,往后建设关中的只有骊山了,再也不能和陛下齐心协力了。”

“齐心协力?朕还是第一次从你这里听到这话,也罢,既然你都这么说了,三十万贯算什么?你若是能让关中富饶,朕就交给你建设。”

如今的陛下看起来比当初从容许多,皇帝安全感来自于赋税。

朝中不缺钱了,皇帝有了家底,可以放开手脚建设太液池,乃至是大明宫。

大明宫立项以来便一直停工,现在不是没钱建设,一旦帝王有了奢靡之心,便会遭到口诛笔伐。

“朕与你很久没有这样坐下来谈话了。”

“有两年了吧。”

李世民接过王公公递来一个布袋,布袋子里有几只茶叶蛋还是温热的,递给张阳一只,他也剥着蛋壳。

带着茶叶香味的蛋入口,仔细嚼着,李世民问道:“你最近都在忙什么?”

“骊山在全力展,我造出了放大镜,最近实验有了突破,用不了多久我就可以造出眼镜了,还在改善燧枪和火炮。”

“就是你之前要卖给朕的那把枪?”

“从实用性上来考虑,火炮终究是重武器,如果可以增加燧枪的稳定性与射程,它就能成为一种常备的火器,媳妇总说大唐已经天下无敌了,不用再专研火器了。”

“可我这人吧,不喜欢停滞不前的感觉,时常想着突破与改进。”

李世民吃完一颗茶叶蛋,又拿出一颗剥着。

今天渭水河的水流很大,渭水河连杆种着胡杨树,已经出了嫩芽。

这样的风景很好看,这一次骊山的风景又生了很大的改变,只要一段时间不来,就能在这里现新的风景。

自张阳任太府寺卿以来一直都在坚持种树,渭水河两岸已经种了三百棵树。

吃了两颗茶叶蛋,有些饱了,李世民的目光落在远处的田地,又道:“你这个太府寺卿让朝中去查问岭南的作物,今年岭南的奏章送来了,听说岭南的稻米随处都是。”

“那里的气候只有冬季是寒冷的,雨水丰沛,河道纵横交错,山林树木茂密,有许多好木材几辈子用不完。”

“一年可以熟两季或者三季,那里的粮食多到吃不完,还有吃不完的果子,以前中原人觉得蜀中是粮仓,现在朕觉得岭南才是真正的粮食,所以这一次朕让岑文本多派一些人去岭南支教。”

张阳皱眉道:“陛下是不是想说岭南除了蚊子多,余下的全是优点?”

李世民错愕一笑,“岭南治理困难,山丘河道众多,要将岭南的粮食运到关中更困难,你有什么办法吗?”

“有呀。”

听张阳轻描淡写地回话,李世民无奈道:“对你来说似乎很简单。”

“修路吧,正好我也早晚要修一条南诏通往中原的路顺手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