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航行路线王守敬的地理(第1页)
人类从6地走向海洋,先要解决定位的问题。
普通人在6地上都会迷路,更别提到了海上了。
汉时名将李广,就是因为迷路失期,错过了功成名就的机会。
茫茫大海,没有岛屿和大6作为参照物,如何保证自己不迷路?
元代有“量天尺”
。
明代有“牵星板”
。
后来明出了四分仪和星盘等。
六分仪则是进阶的版本,能够利用光学计算出经度、纬度。
从大明航行至美洲,障碍不是一般的大。
犹如天堑。
王守敬起初想过,舰队沿着大6,经过白令海峡就可以了。
没想到廖镛提出了一个难点,让王守敬头疼起来。
“理论上,是可以的,实践几乎不可能。”
“舰队抵达东瀛的时候,我有意收集了东瀛的航海书籍,以及关于气候的描述。”
“舰队往北航行,很长一段时间是刮北风,也就是必须逆风航行。”
“这意味着一般的帆船,无法支撑这样的远航,得加船桨。”
“可船桨需要人力驱动,一艘船需要好几百甚至上千的船员。”
“没有舰队抵得住这样的消耗,远航数月,船员数量控制在几十人是最佳的状态。”
“也就是说,远航最好依靠风力,以减少人力对物资的消耗。我们选择的航道,必须有风助行。”
“东瀛往北长期刮北风,普通的帆船根本冲不破,我等也不了解那一带的季风规律。”
“贸然出航,很容易被气候困住。”
杨士奇直接懵住了,很多新词他根本听不懂。
总结来说,就是远航需要顺风而行,逆风是自取灭亡。
王守敬决定另辟蹊径,选择新的路线。
他绘制了粗劣的世界地图,上面的经纬度根本不完善。
有一定的偏差。
平时看看没什么,用来当成航海的依据,绝对不可行。
“海上航行,除了顺风,还可以选择顺水。”
“海水会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地水平流动。”
“东瀛一带就有,称为洋流。借助洋流的力量,能够跨越这一片海域。”
王守敬指着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