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心灵之窗:治疗爱情的心理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章 林悦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第2页)

(2)区别:明中叶以后,内阁职权渐重,兼领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兼决策机构。尽管内阁权力日盛,但毕竟不同于宰相制。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职位,而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权力与前代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53。宰相制度的兴衰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央统一管理全国的政府。中央王朝“日理万机”

,只靠皇帝一人自然难以处理全部繁复的政务,必须选拔一些人才来辅助他,像宰相等大臣。这些宰相和辅弼大臣的设置和运用,就是我国重要的宰相制度。秦代建立的三公九卿制,可以说是一套相当完善的宰相制度。

汉初因袭秦代的官制,虽然有些三公九卿的名称略有不同,实际上并没有多大改变。其后历代的展和演进,差不多都以秦代确立的制度为蓝本。我国的中央体制,在秦汉时已经奠定了基础。经魏晋南北朝的演变和展,于是出现了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唐代的三省下设六部,总管国家事务,制度严谨,对后世的中央制度影响深远。宋代以中书主政、枢密掌军、三司理财,用意是分割相权,以抬高君权。

明太祖废丞相,天子直领六部,而成祖之后,置内阁大学士辅政,于是内阁制度产生。由于国无宰辅,遂演变成君主专权的局面。满清入关后,初期亦沿用明制,设置内阁;其后雍正用户西北,特设军机处参赞军务,逐渐展而成定制,而内阁已名存实亡。由于军机处完全由

一人控制,所以清代的君主独裁,比明代更甚。

54。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展到顶峰

康熙年间中枢机构为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对皇帝的集权县有一定的牵制作用。雍正帝另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君主专制制度展到顶峰。军机处的最大特点可归结为简、、密三字。简就是机构人员十分简单,不像内阁人员庞杂。这就是办事效率高。军机处一切由大臣、章京办理,皇帝有旨得随时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又有“廷寄”

制度,由军机处交兵部直接出,或采取日行三百里的"

马上飞递”

,或注明行匹

五、六百里,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加快了办事度。最后就是密,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人,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最重要的是,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展到极致。

55。如何正确认识评价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属于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即地主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它适应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的需要,所以历代统治者无不坚持农本思想。这一制度在历代的强化,都是用以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

(2)这一制度的核心是皇权的至高无上。

(3)这一制度贯穿中国封建社会始终。具体表现是:战国时期法家提出这一主张;秦统一后付诸实践;西汉中期该制度巩固下来;以后数百年这一制度遭到破坏或削弱;隋唐时期得到完善;北宋开始后进行了加强;以后各代沿用,到明清时期又一再进行了强化。

(4)这一制度的展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展息息相关。如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秦朝的焚书坑儒,汉代董仲舒的主张,唐代思想上的丰富多彩,兼收并蓄,宋代的程朱理学,明清的民主思想等等。

(5)评价这一制度要注意它展的阶段性。因为,这一制度在其建立的初期和前期,积极的因素占主流,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但到了封建社会的末期,其消极作用成为主流,因为这种政治上的专制导致了思想文化专制,从而压制了人们的思想,闭塞了人们的聪明才智,阻碍了科技事业的进步,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展。

56。如何认识封建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1)从直观上看,中国封建社会是在国家分裂与统一的交替展中最终走上统一的。应当看到每次分与合的交替并不是历史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因为每一次交替过程的实现,都使国家统一的基础更加牢固,条件更加充分。因此,从分裂走向统一是中国历史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政治、经济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统一是国家展的主流,分裂则是暂时的、次要的。

(2)自进入封建社会,我国出现过四次分裂、四次统一的局面。战国时期的分裂走向秦的统一;三国鼎立走向西晋的统一;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的政局混乱和南北对峙走向隋的统一;五代、辽、宋、夏、金的分裂走向元的大统一。从时间上来看,统一比分裂的时间要长,而且即便是分裂时期也存在明显的统一趋势。如战国时期诸侯大国的局部统一;三国时期各政权的局。

生。由于雍正用兵全由皇帝

部统一;还有曹魏、前秦、北魏、北周、五代、金等政权都曾统一过北部黄河流域。

(3)统一趋势乃至统一的实现,是由其内部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一般包括:社会经济的

的集权具

展,民族融合的加强,人民渴望统一,许多统治者的正确策略等。按同样的道理,国家出现的暂时的分裂也有其社会内在的因素。这些因素一般包括:先是封建经济的分散;其次是统治

。军纪

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再次是中央政权的决策失误,而导致的地方势力的恶性膨胀,反过

。就

来减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展,上层建筑领域的适当调整以及民族凝

当日毕。

聚、向心力的增强,导致国家分裂的各种因素会大大减弱或消失。

57。为什么统一能够成为中国历史展的主流

行四、界干扰

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国家统一是主要趋势,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断扩大;从程度上看,核的稳定性越来越大。其原因主要有

军国大

(1)从政治上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展,成为有效地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专制的政治保证。(2)从地理环境上看,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的整体的统一性具有促进和维护国家统

一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亚洲的大河流域需要有中央集权的机构来执行公共工程

地私(3)从文化传统上看,古老的中国文化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历经儒家学派的继承和

的职能,中国历史上多数重大的政治活动都具有明显的内向性。

展,成为中华民族具备强大凝聚力的渊源。如《春秋》提倡“大一统”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董仲舒的“大一统”

思想成为国家统一的强大而牢固的思想基础。

(4)从民族关系上看,民族融合始终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和根本趋势,由于民族融合,使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中国古代各民族间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成为国家统一的坚强支柱。

(5)从经济角度上看,中原汉族经济的先进性和稳定性不断吸引着周边的少数民族,而周边少数民族的游牧渔猎经济又反过来补充和丰富了汉族的农耕经济,最终二者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的经济整体,成为国家统一的强大而坚实的物质基础。

58。如何正确认识封建王朝的盛衰

(1)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曾出现过许多着名的盛世,也曾出现过严重的统治阶级内部的混乱现象。除了比较典型的治乱现象外,仅就某一朝代而言,也普遍存在着前期强盛后期衰败的现象。这是封建统治者无法摆脱的一种周期律。

(2)每个朝代前期强盛的一般原因主要包括:1统治阶级大多都目睹和认识到农民战争的巨大力量,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2统治政策的调整,在不同程度上使封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展。3劳动人民积极参与生产活动,为强盛局面奠定了物质基础。4人类一些好的政治品格往往在前朝帝王中有较好体现,如廉洁奉公、招贤纳谏、提倡节俭等,这样可减少前期决策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