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3章 再收流民(第1页)

公元一九四年,七月。

士颂在荆北轰轰烈烈地进行户籍改革时,曹操再次兴兵,东征徐州陶谦。

说起来,去年曹操便东征过陶谦,曹操自兖州出兵徐州地区,向东南扩展势力。大军连下十余城,在彭城和徐州牧陶谦展开激战,大胜,斩万余。

陶谦退守郯县,守城不敢出。曹操纵兵杀掠徐州百姓,坑杀数万人于泗水,泗水为之不流。又进军取虑城、睢陵、夏丘等县。曹军所过,鸡犬皆尽,乡邑无复行人。后因军粮不济而退军。

今年年初,曹操隐居的父亲曹嵩,想离开越来越乱的华县。就带着次子曹德与妻妾,打算离开刀兵之地前往曹操的大本营兖州。

不料,他行踪泄漏,被陶谦的手下派兵围住,曹操派兵将接应不及,曹嵩及次子曹德,以及姬妾,皆成了刀下亡魂。

陶谦杀曹嵩,是有安排的,有计划的,不是三国演义里面,所谓的手下贪财杀。

其实说起来,陶谦也是为了徐州境内被曹操屠杀的百姓报仇,但陶谦的这个举动,彻底激怒了曹操,曹操志在复仇,再次举兵,东伐陶谦。

所以,就在士颂攻伐刘表的时候,曹操攻入徐州。

陶谦部将曹豹和外援刘备屯兵郯东,拦截曹操。士颂击败刘表,开始在荆州颁布新法时,双方还在对峙之中。

不过,曹操这边早就放出了消息,徐州境内,鸡犬不留,全部给他老爹陪葬。

曹操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许多百姓无奈,又一次开始逃难。

而天下大乱之时,他们又能去哪里呢?选来选去,还是都想着投奔荆南而去,而且,听说荆州那边的战已经打完了,仁义的士颂士公子,击败了坑害难民的恶吏刘表。

现在,时士公子在治理荆州,所以到了荆州,一定就有活路。

其实荆北刚刚结束了一场战争,人口本就有所减少,即便是士颂出榜安民,暗组的人四下活动,武陵传语宣传荆州已经安定。但人口的回流,还是需要时间。

所以士颂再次提出了,招募难民合理流民,以补充人口的提议。

对于士颂手下的荆南派系的人马而言,接收难民,安置难民,已经驾轻就熟。

所以这次安置难民的事宜,士颂本来准备交给刘巴石韬来处理。

结果,蒯越却也提出,他也要帮着安置难民,说是他对荆北比较熟悉,也算是地头蛇,由他带人安置难民,会更加得心应手。

这样一来,士颂还真就认真思索起来。

和自己预料的一样,占领荆州后,自己手下的派系,明显生了变化。

以蒯越、蔡帽为的荆州降臣,很自然的抱团。

而马玄死后,自己起家的清远派系里,找不出可以替代马玄的人物,加上自己和刘巴,就像是秦孝和商鞅的关系,清远派系的人马,很自然的加入到了刘巴的荆南派系之中。

自己的手下,弄了半天,还是三派人马。

只是从过去的清远原从派、荆南派、武陵学院派,变成了荆南派、武陵学院派和荆北派三派人马。

救助难民,这种事情,士颂这里已有成例,早已驾轻就熟,不论谁去主理这事,应该都会很顺利。

但事情简单,功劳却不小,更要命的是,能在百姓中赚到口碑。

这就属于是美差了,蒯越作为荆北派系的代表,要争这功勋的背后,只怕是希望帮助荆北派系的人,在士颂手下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荆北派系新投效过来,大多都是战败投降的文武,这时候若是没有功劳,只怕会被其他文武所轻视。

士颂明白蒯越的心思,但他总觉得这事情,只怕还不止这么简单。

所以,士颂还是依照惯例,以安置流民的事情很重要为由,召集了诸多文武进行商讨。

而且作为穿越而来的人,他当然知道这次从徐州前来的难民,只是自己接收难民的一个小小前奏而已。

公元一九四年,东汉兴平元年,是一个悲催的年月。

这一年,中原大地上,除了刀兵四起之外,还天灾不断。

这一年,中国的土地上,至少死掉了数百万人口。

而他士颂,既然穿越而来,他能救下多少,就会救下多少。这也是他执意要尽快拿下荆州的原因,只有这样,他才能帮助到更多的人,伸大仁大义于天下。

这,就是士颂的心学之道,这样,士颂才会心安,才会心里舒服。

士颂提出,这次由他自己亲自主持流民的收纳事宜,要求在南阳郡以及江夏郡境内,分别设立五十个和三十个流民营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哗然。

士颂的话都还没有说完,就敢起身怼士颂的,除了廖立,还真没有别人了。

让蒯越、蒯良等荆州降臣,看得一愣一愣的,这士颂竟然是容的下这种人。

“主公,这次曹操攻入徐州,难民穿过豫州而来,即便人数不少,但最多也就是十数万人左右。江夏南阳二郡,就地安置也好,像上次一样,运到荆南也罢。一切按流程办理,想来会很十分顺利,何必布置如此之多的流民屯。”

“按照以往的规格,我们每个流民屯,可安置三到五万流民,八十个流民营地,那就是三四十万人的配额。主公,我们不用建这么多流民营地。”

士颂心里当然不爽廖立,但天天被廖立怼,早就习惯了。

他的心里,早就没多少厌恶了。他好像知道有人会反对自己,他拿起自己的玉笛随手一转,而后微笑说道:“我夜观天象多时,今年中原必有大灾。等到那时,流民涌入荆州,我们再想去做准备,可就来不及了。”

明明是知道历史,却偏偏要说什么夜观天象,但士颂没办法,这个年代的人,只能接受这种说法。

刚被士颂任命为兵曹从事,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按捺不住自己好奇的个性。立刻问道:“主公还懂星象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