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治国篇(第1页)
“大王实不相瞒,在下这治国篇和其他百家观点有所冲突,就是和我史家部分观点也有所冲突。
所以有点被抵触,洛国君臣不喜,所以在下才来炎国碰运气。”
江夫子拱手谢罪,因为这些话,显然有点轻炎国了。
“你还没说呢,有何怪罪的。”
厉夏倒是大方,昨天已经被卿大夫们气的够呛,何况炎国文风不显,也没有那么多家。
“在下的主要观点是无论哪家学说,都只是大王用来治理国家的手段以及工具。
做为明主,可以用各家的理念治国,却不能成为这一家,也不能独用这一家。
大王可以用史家,却不能成为史家,其他家亦是如此。”
厉夏眼睛一亮,没有生气反而挺高兴的。
他想起了上一世几个家伙了,身为帝国的继承人,或者说已经是帝国之主了,以及他们的下场。
扶苏就是典型之一,他可以学习儒家,却硬生生把自己变成了儒家,养成了那种性格。
再想想后面那几个独儒的下场,限制了人的思维,遏制了人的思想创造,以及闭门造车,看不上其他优秀的东西,狂妄自大的代价。
怪不得江夫子会得罪那么多人了,对于各家学说来说,谁都希望自己是治国学说,恨不得大王就信任自己家。
这样一来就可以把自家学说扬光大,自己甚至有可能借此封圣,这可是各家的终极目标,也是最高愿景。
洛国重墨家,虽然不是独墨家,自然也不喜欢江夫子了。
他们在驱逐其他各家奋斗,你过来说让大王不要信一家学说,不要成为墨家的代言人,人家没有揍你都是好的。
赶紧该去哪去哪吧,于是就被踢了出来。
他没有看出厉夏的想法,既然大王询问了,他还是要说清楚的,不然以后现了有隔阂就不好了。
“下臣研读武王史,武王重兵家,使得开疆拓土无往不利,兵家也成为了武国的最大学派。
然而疆域大了,没有做到合理有效的治理以及约束,也导致了武国最终分崩离析。
除此之外,阴然国重法家,随地方便就要阉割之刑,偷窃就要成为奴隶,骂人就要断脚,交不起税没收田地,全家贬为奴隶。
甚至一天颁五十条律法,同时立刻执行。
要知道,大部分平民是不识字的,他们还要大部分的时间劳作,哪有时间去研读律法,因此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犯法了。
从而导致牢狱人满为患,平民不思耕种去研究律法,以至于最终平民起义而灭国。”
江夫子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例子。
法家会承认自己做错了吗?自然不会,只会怪执行的时候处理不当,他们和国王的目标不同,他们只想着封圣,为了这个目标死去一些人,他们也在所不惜。
甚至会觉得这只是意外,只要度过了这个时期,就可以让国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兵家会承认错误吗?同样不会。
他们也只会怪兵力不够,没能镇压下去。
当然了,也不是说都这么嘴硬。一些学说内部,也分不少派系,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厉夏只说了其中的一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