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汉朝四百余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陆部 帝国飘摇 第32章 瘟疫(第2页)

张仲景胸怀医术,为了拯救百姓,他决定冒天下大不为,公然打破官府清规戒律,每月两天,初一十五打开衙署大门,张仲景就在大堂上坐着,不办政务问案,只做诊脉医病,受到贫苦百姓欢迎,后来张太守办公行医两不耽误,居然形成定例。

后来流传这一传统,就把医生坐诊看病称为“坐堂问诊”

饺子家喻户晓,尤其北方最爱,可说“皮薄馅嫩,百食不厌”

。其实此物原名“娇耳”

,也是传自张仲景之手。

东汉末年,朝政不起,有识之士皆弃官归隐,张仲景也离开长沙守的职务,回到家乡继续行医。

当他回到故乡时,正值天寒地冻,百姓缺衣少食,很多人在饥寒中瑟瑟,有些脸上手上都生了冻疮,甚至冻掉了耳朵。

医者悲天悯人,张仲景想了个办法,他制作面皮,以驱寒的药材如胡椒等等加入羊肉,就在南阳东关街头,搭起义棚,架起大锅,用水煮这种填入馅料的面食,捏起来形似耳朵,无偿向乡亲们供应,热汤热食帮助暖身,血脉通畅避免冻伤,据说义棚开张的那天恰逢节令“冬至”

吃了这个东西的乡亲们,都在寒冬中生存下来,大家向张仲景询问这是何物,张仲景因型具相,起名为“祛寒娇耳汤”

,民间减省称之为“娇饵”

,后世称为饺子,以羊肉白菜胡椒馅最能抵御风寒低温。

张氏义棚从冬至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次日就是初一,有条件的百姓也仿照此物自己制作,从此成为家家必备的过年食品,一是避寒,也是纪念医圣大德。

说东汉元嘉年间,汉桓帝刘志突风寒恶疾,派人去请张仲景诊治,根据病症表现,给他开了一剂“调胃承气汤”

,以炙甘草调和大黄、芒硝,三样药皆属寻常,组合起来就有起到攻下泄热的作用,桓帝汗后退烧愈可。

张仲景经过辩证施为,为桓帝治好了风寒恶疾,桓帝欣赏他的才能,就留他在朝廷为官,授“侍中”

一职,在御前行走。张仲景看到了朝廷内部的问题,认为“君疾可愈,国病难医”

,人的病症可以通过治疗痊愈,而当时东汉国家的病症却已经无可救药。

于是向皇帝辞行,回到河南老家,到少室山隐居去了。

张仲景去世以后,被埋葬于“宛城东二里许”

关于他的墓地,还有一个传说,记载于清初医家徐忠可的《金匮要略论注》。

说明末崇祯年间,兰阳(或为南阳)有个读书人冯应鳌,某次风寒热,几乎要病死,“夜梦神人金冠黄衣,以手抚其体,百节通畅”

,就这么摸了几把,糊里糊涂治好了病,冯秀才记得那个神人在梦中自称“汉长沙太守南阳张仲景”

,并且托付给他一件“憾事”

,言说“南阳城东四里有祠,祠后七十七步有墓,岁久湮没,将穿井于其上,封之唯子”

,告知墓地年久失修,还有不明就里的被人凿了个井,千古医德遭遇遗忘,修葺的事情只有委托给冯秀才。

冯秀才的病或许是自愈,与千年前的神医并无关联。受人之恩,忠人之事。故事里的冯秀才肯定不负所托。

故事不免带有神话色彩,说张仲景墓在城东四里,而不是史料记载的宛城东二里许,实际上,张神医的墓地,在有明一代的确经历多次修葺,崇祯年间增建墓亭保护,并修造“医圣祠”

供后人瞻仰祭祀。

汉灵帝刘宏,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省深州市)。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章帝刘炟的玄孙。

刘宏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曾祖父是河间孝王刘开,灵帝世袭早逝的父亲刘苌解渎亭侯的爵位,母亲董氏。

永康元年,汉桓帝刘志驾崩,皇后窦妙临朝问政。

桓帝无子继位,窦妙与其父窦武等商议,最终选择了刘宏继承大统。

窦妙派侍御史刘儵守光禄大夫、奉车都尉曹节等人前往河间国迎接刘宏登基。

建宁元年正月,刘宏随迎驾队伍抵达雒阳城外夏门万寿亭,由窦武率文武百官迎接。

次日,刘宏继位,改年号建宁,以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及司徒胡广三人共参录尚书事。追尊父亲刘苌为“孝仁皇“,陵墓为“慎陵“,母亲董氏封为“慎园贵人“。

大将军窦武因定策刘宏继位有功,其族人加官进爵,从此窦氏外戚权倾一时。

窦武依赖太傅陈蕃主持朝政,而陈蕃大量启用在第一次党锢时受处罚的士人,二人在不久后即达成一致意见,密谋铲除宦官。

八月,窦武指使尚书令尹勋等弹劾并逮捕黄门令魏彪,为进一步弹劾宦官罗列罪名。

九月七日,窦武返回家中休息,而尹勋秘密写给窦武的奏章被长乐五官史朱瑀获得,事情泄露。

朱瑀将此事通知宦官王甫、曹节等,众宦官歃血为盟,当晚动政变。史称“九月辛亥政变“。

至次日清晨,宦官取得政变全面胜利,窦武、陈蕃等人均被灭族,未被处死的族人则流放到交州。

窦太后则被迁徙到南宫云台居住。

建宁二年三月,尊慎园贵人董氏为孝仁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