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汉朝四百余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叁部 妖孽宫廷 第7章 药丸案(第2页)

后来人有上书控告给许皇后治病的太医,汉宣帝将他们全关进监狱审讯治罪。

霍显担心事情败露,于是将事情经过告诉了霍光,并说:“既然已经做错了,就别让狱吏审问淳于衍了!”

霍光惊呆了,久久不能说出一句话。

之后,霍光上奏,停止追查此事。

霍显劝霍光将小女儿霍成君送入宫中,果然霍成君做了皇后。

当初许皇后出生卑微,生活很节俭,每隔5天去向皇太后请安,亲自捧着食物献给皇太后,尽孙媳妇的孝道。

霍皇后也想效仿许皇后,但她却是皇太后的小姨妈。

所以,皇太后见了长辈霍皇后,反而恭敬有礼,不敢大意。霍皇后出生高贵,生活奢侈,与许皇后截然相反。

霍皇后得到汉宣帝的独宠,她当皇后三年后,霍光逝世。又过了一年,汉宣帝立许皇后生的儿子为太子,霍显因此愤怒地吃不下饭,口吐鲜血,于是教霍皇后毒杀太子。

皇后召太子来,赏赐食物,保姆为太子尝吃,霍皇后因此没有机会毒杀太子。

后来霍显毒杀许皇后的事情逐渐泄露,霍显与家人密谋造反,阴谋败露,叛党全被诛杀。

霍皇后想毒杀太子的事情也败露,被打入冷宫。后来,霍成君自杀。

出身南阳郡吏杜周,杜延年的父亲,甚有能名。受命查办沿边郡县因匈奴侵扰而损失的人畜、甲兵、仓廪问题。

他在查办过程中,严格追究造成损失的责任。

执法严峻,奏事称旨,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加以重用。

汉武帝时代,以执法严刻著称的,除张汤外,还有杜周、赵禹、王温舒、义纵、减宣等人,其中杜周尤为突出。

根据《前汉书》记载,杜周出生于南阳郡杜衍县,本来是南阳太守手下的一名办事,通过巴结上司得利,受推荐给张汤,升为廷尉史。

他办事专门看上司的意思。上司中意的人他就故意减轻罪状,上司厌恶的人他就加以打击。

在他任廷尉职期间被关入监狱的人数大增,被关监狱的时间也延长。

他的做法还受到武帝赏识,任命他为御史大夫,上升到三公的地位,家资无数。

他的两个年纪大的儿子都成为重要地区的郡守,控制黄河两岸重地,而且和他们的父亲一样残暴。只有少子杜延年为人宽厚。

杜周平素沉默寡言,老成持重,外宽柔而内深刻,史称“内深刺骨“,比起当时以严酷着称的其他一些“酷吏“,执法尤为严酷。

当上廷尉之后,“其治大仿张汤而善候伺“,即善于揣摩武帝的旨意,“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以便开释。

有人责备他说:“君为天下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

这是批评杜周办案,不以法律条文为准绳,而以皇帝的意旨为转移。

他回答说:“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着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谓法律,就是以皇帝意旨为准。诏狱的增加

武帝后期,用刑益严。杜周任廷尉时,秉承武帝旨意,极严刻之能事。

每年二千石以上官吏,相当于郡守、九卿以上的官吏,因罪下狱的,前后达一百余人;加上各郡太守和丞相府、御史大夫府交付廷尉审讯的案件,每年不下一千余起。每一起案件所牵连的人数,大的案件达到数百人,小的案件也有数十人。

办案奔跑的路程,近者数百里,远者数千里。

案件既多,狱吏无法一一地详细审问,只得按照所告事实引用法令条文判罪,有不服的,便采取严刑拷打、逼取供状的办法来定案。

于是,听说官府要逮捕的人,都吓得逃亡藏匿。

有的案件拖延十余年之久尚未结案。

当时告状的多给别人加上“大逆不道“的罪名,牵连到很多人,廷尉及京师官府所属的监狱所捕的人多至六七万人;加上执法官吏任意株连,有时多达十余万人。

武帝所任用的官僚,则以其只是“诋严“而碌碌无能,以致“官事寖以耗废“。

对杜周则少有肯定,讥刺其“从谀“,专以秉承上意邀功,猎取高位。

杜周任廷尉数年,中间因事罢官,后又当上了掌管京师治安的执金吾。

杜周为官大抵仿效张汤,但远不如张汤廉洁。张汤为廷尉、御史大夫十余年,临终家产“不过五百金“。

杜周初为廷史,只有一匹装备不齐的马,为廷尉、御史大夫十余年,“家资累巨万矣“。

杜周子孙相继为高官,终西汉之世,簪缨不绝。

杜延年,西汉时期大臣,御史大夫杜周的儿子,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杜延年为人宽厚,精通法律。凭借门荫入仕,候补军司空丞。

始元四年,担任校尉,平定益州蛮夷叛乱,迁谏大夫。论议持平,使朝廷和谐。

向大将军霍光提出治国良策,议论废除酒和盐铁专卖,迁太仆卿。支持汉宣帝继位,告左将军上官桀谋反,册封建平侯。

历任给事中、西河太守、御史大夫等。善于处理政务,长期主管朝政,深得汉宣帝信任。

杜延年的父亲杜周,官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杜延年的两个哥哥一为河内郡守,一为河南郡守,家财累计上亿,办案都很酷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