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叁部 妖孽宫廷 第5章 东方不亮西方亮(第5页)
张敞于是分条禀奏刘贺平日行为,说明他的废亡之状,说:“臣敞地节三年五月任职山阳,故昌邑王住在从前的宫中,在里面的奴婢一百八十三人,关闭大门,开小门,只有一个廉洁的差役领取钱物到街上采买,每天早上送一趟食物进去,此外不得出入。
一名督盗另管巡查,注意往来行人。
用故王府的钱雇人为兵,防备盗贼以保宫中安全。
臣张敞屡次派官员前去察看。
地节四年九月中,臣张敞进去察看他的情况,故昌邑王二十六七岁,为人脸色很黑,小眼睛,鼻子尖而低,胡须很少,身材高大,患风湿病,行走不便。
穿短衣大裤,戴着惠文冠,佩玉环,插笔在头,手持木简趋前谒见。
臣张敞与他坐在庭中谈话,看到他的妻子奴婢。我想用话触动他,观察他的心意,就用恶鸟试探他,说:昌邑有很多猫头鹰。
故昌邑王答道:是的,以前我西行到长安,根本没有猫头鹰。回来时,东行到济阳,就又听到猫头鹰的叫声。
我看到他的子女持辔,故昌邑王跪着说:持辔的母亲,是严长孙的女儿。
我才知执金吾严延年字长孙,女儿罗紨,以前是故昌邑王的妻子。
观察故昌邑王的衣服、言语、举动,白痴呆傻。
十六个妻子,二十二个儿女,其中十一个儿子,十一个女儿。我冒昧上报他们的名籍与奴婢、财物簿册。
臣张敞以前上书说:昌邑哀王的歌女、舞女张修等十一人,没有子女,又不是姬妾,只是良人,没有官名,昌邑哀王死后应当放她们回家。
太傅豹等擅自强留,认为是昌邑哀王园中人,我认为按法不当留,请求放她们回家。
故昌邑王听到后说:宫中人守陵园,病了的应当不治疗,互相杀伤的应当不处罚,本来就想让她们快点死,太守为什么却想放了她们呢?
可见他的天性就是喜好败乱伤亡,最终也看不到一点仁义。
后来丞相御史把我的上书奏上,奏折被批准。
她们都被送回家。“汉宣帝因此知道刘贺不值得忌惮。
元康三年三月,汉宣帝下诏说:“曾闻舜弟象有罪,舜为帝后封他于有鼻之国。骨肉之亲明而不绝,现封故昌邑王刘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
侍中、卫尉金安上书说:“刘贺是上天抛弃的人,陛下至仁,又封为列侯。刘贺是个愚顽废弃之人,不应该奉行宗庙及入朝行朝见天子之礼。“
奏折得到汉宣帝批准。刘贺便前往封国豫章。
几年之后,扬州刺史柯奏刘贺与故太守卒史孙万世来往,孙万世问刘贺:“从前被废时,为什么不坚守不出宫,斩大将军,却听凭别人夺去天子玺印与绶带呢?“
刘贺说:“是的。错过了机会。“
孙万世又认为刘贺将在豫章封王,不会久为列侯。
刘贺说:“将会这样,但不是应该谈论的。“
有关部门审讯核实,请求逮捕。
汉武帝时期施行的盐铁官营、酒榷均输等经济政策,是在反击匈奴、财政空虚的情况下实行的。
虽然充裕了国家财政,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经济基础;但是这些政策逐步使一部分财富集中于大官僚、大地主及大商人手中,而剥夺了中小阶层的利益。
出现了官吏“行奸卖平”
、“农民重苦,女红再税”
、“豪吏富商积货储物以待其急,轻贾奸吏收贱以取贵”
的局面。
为了保证“与民休息”
政策的实行,始元六年二月,昭帝下诏命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郡国所举贤良文学,询问民间疾苦所在。
贤良文学与桑弘羊意见不一,双方就民间疾苦的原因、对匈奴的政策、施政方针和治国理念等多方面展开了激烈交锋(史称“盐铁之议”
)。
会议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但争论双方的观点对昭宣时期汉王朝的统治政策还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从主流上看,大权在握的霍光基本上坚持了汉武帝轮台罪己诏中所制定的政策,推行“与民休息”
的措施,将公田与贫民耕种,贷给农民种子、口粮,免除部分赋税、徭役,降低盐价,与匈奴保持友好关系。
这些措施符合贤良文学提出的“行仁政,以德治国”
的意见。
贤良文学也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成为政治舞台上一股活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