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部 布衣天子 第3章 觉醒(第3页)
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王翦派人打听:“军中进行什么嬉戏啊?”
回答说:“军士们正在玩投石、跳跃的游戏。”
王翦便说:“这样的军队可以用来作战了。”
此时楚军既然无法与秦军交锋,就挥师向东而去。
王翦即率军尾追,令壮士们起突击,大败楚军,直至蕲县之南,项燕战死,楚军于是溃败逃亡,楚国也随之灭亡。
项燕的四十万楚军因为兵力相对较少而不敢强攻,一年后终于按捺不住,正当楚军在往东调动之际,王翦就率兵出击大破楚军,杀了项燕,一年多后又俘虏楚王负刍,平定了楚国。
随后王翦又南征百越,取得胜利。此后,王翦急流勇退,得以善终。
随着进一步北征匈奴、南服百越等措施的实行,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
秦朝的统治极其残暴,无休止的兵役、徭役以及暴虐的刑罚,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
特别是到秦二世当政时期,其统治更加黑暗。
于是,一系列的农民大起义终于将秦朝推向灭亡之路。
秦二世胡亥元年,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出现反秦起义浪潮。
刘邦已经四十八岁,受陈胜、吴广起义的影响,也拉起了自己的一帮人马。
人在最需要你的时候,别说是伸出手,哪怕给他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他可能都会念念不忘,这就是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让人难忘。
刘邦之所以反秦,并没有想象中的神话。
刘邦经常到咸阳出差公干,要么押解犯人,要么带着徭役参加咸阳秦始皇陵和阿房宫的建设。
要知道当时秦国刚刚平定天下,千里迢迢从泗水到咸阳出差,路途险恶,犯人一跑自己也要遭殃,不是能吃苦耐劳、对工作认真负责、心思玲珑手段高明的人是根本干不来的。
公元前2o9年,刘邦以亭长身份,身奉县里委派,遣送被罚服营建劳作的夫役到骊山去。
去骊山的目的只有一个:修骊山皇陵!
途中许多夫役逃亡。刘邦据此推测待到骊山时人已经都跑光了,于是便在行至丰乡西面的泽中亭后,停下来休息饮酒。
到了晚上即释放所送的夫役们说:“你们都走吧,我也从此逃命去了!”
夫役中年轻力壮的汉子愿意跟随他的有十余人。
既而季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资治通鉴》?秦纪二)。
从江苏沛县到陕西咸阳,直线距离9oo公里,半路上再遇上大雨啊,地震啊,火山爆,泥石流等,若真到了咸阳,大概只剩刘邦一人了。
可是这刘邦无心押送,他知道这些犯人都是生活无奈,才被迫犯下事的,就一路上故意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他们逃走。
刘邦这个亭长,一个很大的职责就是押送囚徒,这个工作不算坏,也不算好。
对刘邦来说,他游手好闲惯了,这样长距离的风吹日晒的、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他厌烦了,但似乎又没有办法再升一级,索性就不干了。
据当时的苛刻秦令,受刑的囚犯如果半路逃跑,看管者必因此遭受刑罚。
所以走到河南省芒砀山时,刘邦停下来歇息饮酒。
趁着夜晚,把所有的囚犯都放了,并对大家说道:“我知道你们都不想去咸阳,到了咸阳修陵是死,返回沛县也是死罪!这样好了,你们各奔前程,你们都逃命去吧,等你们都逃了,从此我也要远远地走了”
刘邦这一说,那感动了不少人,这犯人中就有十多个大汉愿意跟随他一块走,从此无论他去哪里,赴汤蹈火都跟他。
有些目光短浅的囚徒,听到刘邦的呼声,真的四散跑了。
但仍有十多个囚徒是明白人,了解社会,深知刘邦在当亭长时豁达大度、黑白两道通吃、领导能力极强,愿意跟随他一块走。
从此,刘邦在河南芒砀山过了一段避世生活,据说有天还杀了一条大白蛇。
不久后,有位老妇哭泣前来,众人疑惑不解:“老妇,你怎么哭了啊?“
老妇答道:“我儿子是那条蛇,他是白帝之子,如今被赤帝之子所杀,我就是为了这个哭啊,呜呜呜。。。”
众人正要问个仔细时,老妇忽然不见了。
是真实还是虚构?还是刘邦酒醉时乱掰的?我不敢明断,但此故事实在为后人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