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每晚一个核故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3章 火力集中(第5页)

密集的小箭,夹杂在巨弩中间,填补了空间中所有的一丝一毫的缝隙。

巨大的石块砸在城头、城角、

马道还有士兵的身体上,尘土飞扬,血肉飞扬,碎石飞扬。

短促连续的轰隆声震耳欲聋。巨大的弩箭带着死亡的哨音呼啸而下,

惊慌失措的曹兵找不到一个安全死角,很多士兵被几只巨弩肢解后,又被石块砸成肉泥。

整整半个时辰的快激射,几十万只劲箭,

两三万块的巨石,被扔上汜水关的城楼。

中间并没有一分懈怠。城头上的曹军,

只有第三层箭楼上的弓箭兵可以还击,

其余的根本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

不是被射死,砸死,就是贪生怕死,龟缩在安全死角,不敢动弹。

考虑到,三层箭楼上居高临下的箭矢威胁,郝昭安排了五千人的炮兵预备队,

每台弩箭机多出五人,进行替换,

一旦有人中箭,立即会得到补充。

飞梭巨弩的射程只能打击第二层的射手,最高的一层,则望尘莫及。

石车,更加只能将第一层箭楼摧毁,高度再不能提升。

这样势必造成,弩炮兵的损失。

但于禁的城防,在这种铺天盖地横扫一切的持续打击之下,损失更大。

汜水关两壁相夹的马道,被几万块大石填满,

下面压着无数的血肉模糊,高高的箭剁已经挡不住,

弓箭兵的身体,他们必须弯着腿才能射箭。

城南一角,由于刻意打击,被巨石弩箭冲击的坍塌过半,只剩下两丈高有余。

半个时辰的攒射几乎消耗掉了袁军十分之九的弓箭,这在以往的战争中是不常见的。

古代的将军们一般会保持弓箭的持续使用,

而忽略了实施围攻的原则:火力必须集中在一个点上,

而且必须打开一个缺口,

一旦敌人的稳定性被破坏,尔后的任务就是把它彻底击溃。

随着一声号角,最后一批箭矢腾空弩炮师迅的向两边撤离,

抬着云梯的刀矛手,呐喊一声,一跃而起,冲了出去。

剩下的十分之一的弓箭,在前排疾奔跑的弓箭兵手中射出去

,城头上的曹兵,此时才能抬起头来,组织还击。

由于士气低落,轰炸后残存的曹兵,

失去了强悍,嚎叫着奔逃,全无战心。

于禁持刀站在城楼上,大喊,后退斩,才算把颓势稳住。

冲锋的袁兵不断地倒下,后面的士兵又迅的补上,

冲在前排的弓箭手竟然全部阵亡,活下来的寥寥无几,战斗异常惨烈。

城头上郭淮王植亲自持弓攒射,于禁则组织士兵修补,东南角被砸毁的城墙。

由于没有弓箭兵掩护、助攻,

袁军在百丈的冲锋距离,折损上万,护城河差不多被尸体填满。

直到第一架云梯搭上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