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零四章 韩成再次剧透赵匡胤被气懵了(第5页)

其中最大的影响,便是开启了北宋的党争……”

怪不得叫赵包子。

这脾气也还是真好,能被一个女人给欺负成这个样子!!

还有,做事也不分轻重缓急。

当时为国家多事之秋,他终于要亲政了。

那自然是要做出政绩来。

有那么多的地方可以下手。

可偏偏这些都没有做,只抓到了这不痛不痒的废后之事。

关键是废个皇后还废不明白。

直接开启了党争……

这它娘的……

赵匡胤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又有些上头了。

“宋仁宗接过来的大宋,也是个烂摊子。

原本经历了宋真宗之后,财政就困难。

刘娥当政之后,虽然也有着一些举措的。

但是在财政方面,是没有任何好的措施,改变这个情况。

甚至于,还因为她大兴道观,庙宇等诸多的建筑。

导致财政进一步的困难。

所以等到赵祯亲政之后,局面更难了。

不仅是军事上面很难,财政上面一样入不敷出……

大宋立国后,为了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政治上,于内庭设中书门下。

由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掌管民政权。

为限制宰相权力,增设副宰相参知政事。

军事上,废除统领禁军大权的殿前都点检,增设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

由三帅分别统领禁军。

为限制三帅的权力过大,又在中央设枢密院,掌控调兵权

财政上,设置三司,三司使由皇帝亲信担任,掌控财政大权。

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一职多官。

同时由于大兴科举、采用恩荫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

导致官员多贪恋权位,行政效率低下。

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

各级官员缺乏进取心,“冗员”

问题突出。

为稳定社会秩序,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

宋初实行守内虚外策略。

奉行‘养兵’之策。

废除府兵制,改为招募。

至仁宗时,总人数已达一百四十万。

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

养兵的费用,竟达到全部赋税收入的十分之七八。

同时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在军队中实行更戍法,使得兵将不相习,兵士虽多但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对外作战时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形成“冗兵”

军队、官员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