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如何让皇权下乡江南第一家求订阅(第2页)
就是让那些乡村小镇的士绅豪族组建在一起,让他们内部推举出带头的士绅,再由州县官认可、任命,由这些人组成公局这样一个机构来管理本地的事务。
();() 州县官与公局的文书往来、见面礼节,基本参照上下级衙署的做法。
通过公局制度,可以让朝廷掌控地方士绅。
一旦朝廷有什么政令下达,就让这些士绅负责推广,如果做得好,那就是政绩,可以继续往上升官。
这对于那些乡绅豪族而言,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朱元璋的编户齐民,保甲政策,很难持续、有效的运行,因为保甲虽然具有合法性,也有固定的办事人员地保,但地保都是庶民,在地方上权威有限。
此外,保甲并无来源稳定的经费,也没有直接掌握的武装人员,所以地保的任务主要是跑跑腿,很难通过这个制度体系完全掌控乡村。
如果公局得到官府的授权,有地方合法性,局绅都有功名、职衔,有坐局办事的局绅,再以各种方式征收局费,局绅就有固定收入。
此外公局还有团练、更练、局丁等武装人员……
如此,公局可以直接强制乡民服从!
苏澈听着内阁大臣们讨论的诸多方案,不由得皱起眉头,这几种方案,很难抉择。
如果不依靠乡绅,光靠县城衙门的话,这事情想要完美推行,要花不少的力气。
如果依靠地方乡绅,这事情就很容易解决。
但问题是,
将权力交给这些人,无异于饮鸩止渴,后患无穷!
苏澈思索一会儿,最终还是选择了最笨的方法。
凭借县城衙门的影响力,在乡镇地方设立常驻点,建立相应的权利体系,负责专门推广朝廷的命令!
将乡村的权利和影响力,从那些乡绅的手里抢回来!
同时还在县城设立更多的巡检司,给与地方足够的武力,让地方形成“佐杂分防”
。
不过这么一来,开销可就太大了。
可只要事情能做成,不管什么样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随着会议结束,内阁大臣们从议事殿中离开,三三两两,忍不住讨论起来:“陛下为什么不同意利用那些乡绅的力量?”
“是啊,我也觉得,如果利用乡绅的力量,这或许是最容易的解决方案……”
“这样做的话,会增强乡绅的势力,陛下是草莽出身,大概比谁都知道这些乡间豪绅,根本靠不住,所以宁可舍近求远,也不借助那些乡绅的力量。”
“嗯,有些事情,有得必有失,如果依靠这些乡绅,让他们的势力起来了,那后果不堪设想!陛下啊,深谋远虑着呢。”
与此同时,议事殿中。
太子朱标并没有随朝臣离开,而是留在了这里。
父子二人正在商量着另一件事情——大开道路,以工代赈,修建村落到乡镇的道路,再修建乡镇到县城的道路,将道路修缮完全,让那些穷山恶水消失掉一部分。
如此一来,能很大程度的改善底层掌控力不足的问题。
可大开道路,同样是一个劳民伤财的事情。
苏澈的计划是用源源不断印出来的宝钞,雇请村落乡镇乃至于县城里的力士帮忙修路。
而朱标的想法却是,并不需要工钱,只要用宝钞买好灵米,提供足够的灵食,那些底层的力士自然会欣然前往,帮忙修建道路。
如果直接付出宝钞来当工钱的话,中间的环节在所难免会被一些官吏所克扣,可如果不花钱,只出物资的话,会很大程度的减少这一克扣。
当然,只是减少,没办法完全避免。
毕竟天下这么大,人那么多,想彻底的杜绝那些蛀虫,是非常难的事情,只能制定好相应的规则,尽可能避免。
朱标的建议相当不错,即便是明初这个时代,底层的力士想吃一口饱饭,依旧不容易,那些灵米金贵着呢,普通的农民根本舍不得吃,都拿来还钱,然后兑换成相对一般的食物用来填饱肚子。
苏澈点了点头,认为朱标考虑得非常不错。
随后朱标又接连提出了四五个意见和想法,都是针对大开道路这件事,这些想法非常得体,即便是苏澈也找不出什么毛病,他不由得点了点头,心中不免想到,怪不得朱元璋这么喜欢自己这个大儿子,他的能力的确不错。
二人讨论了一番后,这件事情也就此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