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影史第一(第1页)
我真不会演戏啊正文卷第五百五十二章影史第一话说的漂亮,得到全场哗啦啦掌声,就没见过这么狂热的场面,任谁都打心底里向方沂竖大拇指。
真敲碎那十亿冰雕的时候,却不敢有一个人上去了,怎么喊也不去。
大哥成最喜欢装逼,照说他不会错过这种好时刻,他也不去了——方沂这话漂亮,大哥反而更理性的想了想,这把碾压局,战绩都刷的嘎嘎好,但到底是谁在c。
还用想吗?
眼下方沂跟大家客气客气,你可别真把自己当灵魂人物了啊。上去了会成为众矢之的,搞不好被轰出去的。
“咔擦!”
搞艺术不要怕木秀于林,方沂不再客套,以新闻直播的方式,留下了他生涯里程碑。
这是方导最得意的时候,他实在忍不住扫视下方又回头看台上,好像一上桌闲客估量自己的筹码,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都被细线牵在同一个源头,顺着不同方向汇聚到自己身上,好像要随自己呼吸,随自己生死。
拍电影不就为了这吗?
——破十五亿则发生在两周后,这期间,《十二生肖》始终保持高于三分之一的排片,上座率也没有低于过五分之一,这是卖座长线商业片的特征。
比如《泰坦尼克号》这电影在美国蝉联票房周冠长达15周,在大陆暂时没有非常可信数据,因为当时国产商业电影市场还处于较为蛮荒年代。有可信数据的是10年的《阿凡达》,在大陆市场蝉联十周,也就是长达两个多月内,你能想到的任何同期电影都惨败其手。
这都不是七擒孟获了,这属于十擒孟获。
《十二生肖》破的就是《阿凡达》票房纪录。《阿凡达》票房纪录有俩,一个是院线版本的13。82亿,一个是领导说漏嘴的15亿多,还好《十二生肖》破的是后面那个,不然这记录拿到手了多少存在瑕疵。
另一个是同档期“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1942》,很可惜该片预计于一月中旬下架,这并不是冯导不愿意刷票房挽尊,而是上座率已经低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除了豫省部分地区,该片上座率在七个点八个点,未达到基本盈亏线。
();() 属于放一场亏一场的水平。
事实上,《1942》票房之所以尿崩,院线迅速降排片起了很大作用,而院线之所以得了绝症一样调整,是因为在魔都、鹏城等传统票房大仓,《1942》公映首日上座率即低于三成。
你知道第一天就三成什么概念吗?
啊,其实也没啥。《王的盛宴》第一天就崩到一成五了,吓尿一波拿钱正准备吹捧的影评人……导演卢川痛哭流涕之余,还觉得是一时手滑,失误了,怪天怪地怪衣食父母。
冯大炮相比卢川还是不够自信,他毕竟不是大院真正的子弟。
他该像小时光一样玩原神,这样他会更自信一点。
更麻烦的是,这片子评分也两极分化,远远没有冯大炮估计的那么乐观,属于不叫座不叫好,叫疼。
方沂未能实现“十擒孟获”
之类的壮举,实在是因为匹配机制失衡,这次给他匹配的“孟获”
不太经打,上映四周已经被改土归流,全然再无造反之心。
妈的,拔剑四顾心茫然啊。
各类央字头媒体的赞誉接踵而来,他们是负责一锤定音,给事情下性质的,因此要实实在在的拿了第一才会开启锐评:
《这次,东风压倒西风》,一篇来自于某社的评论稿,看得出来用了六十多年前一演讲稿的精华,文中表示“《十二生肖》拿到国产影史票房第一,并不是偶然的或暂时的,而是长期的必然的……好莱坞看起来很强大,很可怕,可是大陆市场上一部国产商业片就把它冲走了,关键是在于认识到新旧之分,新的力量在孕育,它必定要取得胜利,旧的力量在消亡,尽管它目前看来还很有体量。”
《争气片》,青年网,“年轻人该像方沂一样,到热土最需要你们的地方去奋斗……张超阳被麻省理工大学录取,我顺利考进中专,方沂创立电影公司拿到国产影史第一,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大片的国产化率达到百分之百,真正的全国产技术》,这档节目来自于胡蝶采访的后续,该主持人走访base特效公司,在特效副总监ChrisBremble的介绍下,对《十二生肖》特效原理进行科普,获取电影的拍摄花絮。
();() 拍摄当天,外籍劳工集体请年假。
这等重磅消息,当然也有外邦媒体进行报道,如bbc驻京记者于晚上十点,蹲点某院线影厅门口,拦截观众。
“你们要干什么?”
“我们是国外记者,你是《十二生肖》电影观众吗?这个电影很好,破了你们的影史记录,你为什么看?”
“因为听说破了影史记录。”
“有其他原因吗?”
“特效比较好吧,以前觉得国产大片特效真的不行,我朋友说它这部看不出什么区别。”
“还有其他原因吗?”
“方沂加Jackie陈?要是一整年我只有五十块钱票钱,我肯定看这一部电影……这两个演员我都喜欢。”
“这不是我们要的原因,还有其他原因吗?”
“他们都是黄种人吧,就是看起来和我一样……我看了很多好莱坞硬汉片了,当然也很爽,但我肯定觉得本国人更有代入感,没那么陌生。”
“谢谢你接受采访。”
——《民族情绪崛起,从一部血腥暴力片谈起》:“一部电影里面,主要反派都是西方精英,大巴黎街头充斥着脏乱差和小偷小摸,迪拜出租车司机会为了坑钱而故意兜圈,愚蠢吃瘪的丑角则全由白色面孔饰演。”
“两个似乎彬彬有礼、富有幽默感又不失魄力的中国人穿梭于全世界,并在冒险中用暴力追讨私人收藏家的宝物……”
“在过去的西方商业电影中,几乎不会这样脸谱化、扁平化另一个种族,在这部电影中需要警惕的是近年来在这个国度上升的民族情绪,以及其背后潜藏的对他族审美上的矮化,即白人或是狡诈阴险,或是肌肉塞满了大脑、不懂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