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眼睛会了(第1页)
如果有竹子,用竹子编竹筐当然是最好的,可惜他们这座山里并不产竹子,所以都是用柳树枝编织,柳树枝韧性比较强,不容易断。
先选择长度合适的的柳树枝,把上面细小的枝丫都掰掉,精细一点也可以把皮剥掉,不过他们都是自己用,完全没必要剥皮,直接用柳树条编就行。
先挑选大概一把长度相当的柳树条,四五根铺平,上面再放上四五根压成一个十字,然后再压两层柳树条,看起来像是一个十字和一个x字交叉在一起。
接下来就是用柳树枝一上一下穿过打底的枝条,一圈一圈往上绕。
需要多大的底,就编一个多大的圆盘,编到合适的大小,就把打底的柳树枝竖起来在最上面随意的打个结固定一下,接着继续一上一下的穿过压底的枝条,一层一层编到顶,编到满意的高度,就算是编成了一个藤筐。
到最上面再用柳条绕成光滑的边,不过,这一步李少才不会,就只把打底的那几根柳条绕到了筐里,保证不扎到背筐的人就行。
手艺好的人编出来藤筐漂亮、没有缝隙,也没有扎人的毛刺,甚至看不出柳条的接口,有些人甚至能做出各种形状、各种花样的漂亮藤筐。
李少才做的就不行了,虽然眼睛学会了,但自己亲自动手编起来,也没有那么容易。
藤筐的底,也不知道是他编的过程中用力不均,还是怎么回事,不是很平整。
除此之外,有一些柳条拼接的地方可能没有收好,微微凸出来一截。
李少才为了防止扎到背筐的人,特意把这些断口留在藤筐里面,但要伸手在藤筐里拿东西,还是得小心一点,不小心就会划一下不说,估计也就只能背一背石块和泥土了,被菜怕是会把菜都刮伤,不利于保存。
李少才自己都觉得,这个藤筐编的非常一般,甚至有点丑,但好歹不影响使用,第一次上手就成功编出了一个藤筐,还是让李少才备受鼓舞。
古代怎么了?
北方边境又怎么了?
虽然他吃不到香喷喷的大米饭,但日子不都是自己过出来的吗?
没有米饭,没有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
那生活不也美滋滋?
兴致勃勃的李少才将编好的一个藤筐放在旁边,马上又挑出来几根柳条继续编下一个藤筐。
这个活,真不错!
只不过,这一次编到一半的时候,李少才突然脑中精光一闪。
谁说了大米只有南方才有?
他记得以前去市的时候,曾经见过有一些大米的包装袋上写着东北大米,就连他这种完全不做饭的人都知道,东北似乎有一个大米的品种非常不错,东北那么冷的地方都能种大米,为什么他们这里不行?
可见,种植大米并不只有南方才行,影响大米生长的并不是温度!
再仔细一回忆,李少才都忍不住骂了自己一句蠢材。
当时袁爷爷过世的时候,他还叫外卖送了一束花去呢,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水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