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再回首都(第2页)
香江中大是60年代才升格为大学的,70年才开始组建电子学系,而第一任电子学系的主任,就是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的知名学者高锟。
高锟获得的诺贝尔奖,就是表彰他在光纤通讯领域的贡献。虽然陈兵到中大之时,高锟已经离开了中大,但受到高锟的影响,在通讯领域中大还是聘请了很多的专家学者,具有不错的教学与科研力量。
陈兵早就有布局通讯的规划,只是前面都在赚取资本,布局计算机领域,一时抽不出时间和人力投入到通讯之上,现在趁着重新选择硕士专业的时候,正好开始进行通讯领域的布局。
马教授听陈兵选了通讯行业,很是高兴。“选通讯专业很好,这个学术领域非常有深度,我本来还怕你在企业里发展的好,就不愿意再深入学习理论了那。”
“教授放心,我们首都邮电本就是以通讯专业着称,我这也算是继续深入本专业了。别看我现在毕业了,以后我会经常回咱们学校的。”
陈兵笑嘻嘻的回答。
首都邮电,是内地专注于通讯领域的几所大学之一,内地接近半数的通讯领域的人才,都是从几个以邮电命名的大学毕业的。
陈兵未来要大举布局通讯领域,需要的人才很多,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届毕业的学生,陈兵未来肯定会从自己的学弟学妹中,招聘大量的技术人才。
因此,陈兵对母校自然也要有所表示。而毕业生反哺母校,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捐赠。对此,陈兵已经有所安排了。等到毕业典礼之后,王安时会代表英豪公司,向首都邮电捐赠50万元的计算机设备。
之所以把这些安排放在毕业典礼之后,是因为陈兵不想把这次捐赠弄的过于沸沸扬扬。陈兵已经两年没有回母校,这次的毕业季主角最好还是留给那些在母校读满四年的同学,陈兵不想这个时候强势出现,喧宾夺主。
();() 英豪公司是外资公司,此时根本没有在内地的大学进行毕业生招聘的资格,即使再大手笔的捐赠,暂时也无法改变这种状况。
现在内地的很多规定还比较死板,甚至连所谓“停薪留职”
都没有,大学生需要服从统一的工作分配,根本没有什么自主权。
去年,通过软件程序大赛,陈兵运作了20多个在校的学生去香江,其中有几个虽然比陈兵晚一年过来,却是直接从大四读起的同学,今年也面临毕业。
这几个面临毕业的学生,只要有留在英豪公司的意愿,都被陈兵运作,获得了继续攻读硕士的资格,然后以半工半读的身份,继续留在英豪公司内工作。
如果不这么运作,这些人毕业之后,按照政策就应该回到内地报道,然后再分配工作,根本没有英豪公司什么事了。
虽然这些人也能强行留在香江,不回内地,但这样操作就太难看了,与那些趁着出国机会脱队滞留的人员,几乎就是一个性质。
陈兵让他们再读一个硕士,既是学术深造,也能够把与内地的关系处理的更加丝滑。
等到两年之后,内地会形成第一次下海风潮,停薪留职这种遮掩性的过渡安排也会流行起来,这些人再到英豪全职工作,就没有什么阻碍了。
80年代的前几年,内地的改开速度是非常快的。
别看现在外资企业除了被特批的项目之外,大多数还被限制在特区之内,但到了84年之后,引进外资就会明显加速,形成全国到处吸引外资的浪潮。
80年代,内地私企是受到很大限制的,想要招到大学生非常困难。但外资企业却能够享受到很多的超国民待遇。
那个时候,陈兵再以知名校友的身份,重回母校,面对的都是师弟师妹,也就不再存在什么抢风头的嫌疑了。而且陈兵就可以打着外资企业的旗号,正式的插杆立旗,在师弟师妹中大肆的招揽人才了。
当然,为了加强号召力,那时陈兵还会继续加大对母校的捐赠。
返回母校,看望老师同学、参加毕业典礼,领取毕业证之类的,都是陈兵的私事,但陈兵这次来首都,可不仅仅是私事这么简单。
陈兵准备在特区设立电子科技园区,引进几个项目落地的事情,是需要首都这面批准的,这次陈兵来首都,最重要的一个事情,其实就是与相关的机构和人员沟通这个问题。
只不过,陈兵回到首都之时,距离大学毕业典礼只有几的时间了,就干脆将所有的公事,都安排在了毕业典礼之后。
感谢书友奇怪的江白的月票支持。
感谢书友们的推荐票鼓励。
这两看到新闻,oppo自研芯片部门被彻底裁撤,芯片想要发展,难度真的大,没有长期的规划,想要靠芯片产业赚快钱,更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