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4章 高丽人教徒(第1页)

在周宇的思考方式中,打仗从来都不仅仅是打仗。如果打仗的背后没有清晰的政治目的,那就是白白浪费人力物力。

这一次打高丽,就是想把高丽进行实际意义上的吞并。增长人口只是一个方面,高丽半岛的地理位置对大明来说还是不错的。因为三面环海,在未来大航海时代开启的时候,凡是有港口的地方都会因为达的海运而展起来。

海运的度快成本低,在工业时代一个港口就能让附近的城市拥有方便的进口和出口能力,不论是手工业、工业、采矿还是种植,亦或哪怕只是当个中间商,都能轻松赚到钱。

只要有这种优势,自然而然就会吸引资金、人口、人才集聚到港口附近,去展它。

高丽半岛比那些大洋上零零散散的小岛要强得多,至少自己有树木不说、还有山有矿,能够支撑起一定程度的工业。

那些小岛除了地理位置好,能种植热带作物之外,甚至连手工业都展不起来,没那个自然资源。

因此与其等待多年后高丽半岛因为在和大明的贸易中展起来,还不如现在就把这里纳入版图。只要大明帝国不短命,延续个两百年就好,那高丽半岛也自然能成为“自古以来”

的领土。

他们的习俗、文化还是和大明很像的,就连他们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是精通汉话,学习汉学过来的,可以和大明无障碍沟通。这样一看,这里不就如同一个被中央帝国官员管理着的,民众说着难懂方言的大明边疆地区嘛。

大明军队出击,拿下了良州第二座重要的城市金城之后,高丽才匆忙组建了一支军队过来,却不敢交战,而是派使者了解情况进行谈判。

他们看到了“明”

字大旗,也是知道这应该就是延寿教摇身一变的“大明”

了。对于一个叛乱政权,他们虽然打不过,却依旧不肯承认大明已经取代兴汉成了上国正统。

打不过但是威胁大明,要求大明无条件退兵,把占领的良州送还给高丽。好在他们还有理智,没敢提出赔款要求,自认为只要能把敌人劝退就很好了。

当然,只要大明愿意退兵,之前扣押的李文赋他们肯定会完完整整地送上。

周宇听到这个消息也很无语,觉得这就是缺乏宣传所带来的“恶果”

如果大明没有办《大明周报》四处散,没有把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以及战果四处宣扬,只怕此时兴汉仍然处处烽火。

换做谁也不会相信偌大一个兴汉说没就没了,人都会用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来解释一切,不会轻易地相信出自己认知范围的东西。

反而言之只要说的人足够多,人也是非常轻信的。三人成虎、人云亦云都是经常生的。

正因为周宇用报纸提前做了宣传,让民间接受了大明拿下京城和兴汉皇帝的事实,觉得抵抗无望,形成了投降共识,这才让那些南方五省兴汉的臣子没办法组织抵抗,被迅壮大的投降派压制住。

看看现在高丽君臣的决定就知道了,他们没有受到大明的主动宣传,他们根本不信李文赋的话。就算大明的军队出现在他们面前,不是出他们认知的十万、二十万大军,他们都觉得高丽顶得住,只要拖下去就能胜利。

既然如此也没办法了。延寿教在高丽可没有设立组织,没有人会帮忙散播《高丽周报》这种东西。既然要吞并高丽,就得让他们尝够拳头,把他们打痛。

双方在金城附近打了一场。

高丽军队虽然多,足足有3万人。但是面对大明的2万正规军,却没坚持两下就溃退了。

他们最多只有皮甲,在地面上和明军对射的时候就被压制,冲锋对碰更是被碾碎。

要知道这一次出击明军甚至没带盾弩手,只是用弓箭手就把对方压制住。在近身搏斗中,明军的盔甲也是给了高丽军队极大的压力,让他们这些甚至称不上职业的军队伤亡不大,却溃逃得漫山遍野。

明军杀死的数量还没他们自己踩踏、迷路走丢、当了逃兵的数量多。等高丽人一收拾人手,现3万大军只剩2万了,只能灰溜溜撤兵回去报告。

打不了,真的打不了。上国的军队如狼似虎,怕是派来了最精锐的部队进攻高丽。

却不知道,在高丽人坚持抵抗的消息通过香炉传到周宇案头时,周宇就下令更多的明军登船上路,调集更多的资源支援高丽半岛,一定要在一个月内拿下高丽的南面三个州。

目前还有两个州,武州和康州。

耽罗岛成了明军进攻高丽半岛的前进基地。

耽罗人因为目前不管是不是真心的,反正全员加入了延寿教。周宇也通过延寿教向他们宣布,耽罗岛已经并入大明,他们此刻已经是大明人了。

从高丽人变成大明人,耽罗人哪里有什么不愿意的,他们高兴都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