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姜的还是老的辣(第3页)
“叔儿,这点您放心!我给您四毛五一斤,够意思不?”
队长叹了口气:“按理说,我不该挑你的礼,四毛五也确实够意思了。但,你也知道,养鸡这事儿吧,投入有点大。所以……”
“叔儿,这价格,已经到顶了啊,您可别为难我。”
他们做采购的,都是有指标的。
上头给一个指标,打个比方,鸡蛋四毛五收,至于,你自己能谈到什么价格,那就是你自己的本事。当然了,这不会摆到明面上来说,算是一种潜规则。也是主要的外快来源。还有一种更黑暗的外快来源,这里就不叙述了。
“也不是为难你,我知道这个价格已经够可以了。我就想多要点票,你知道的,我们养这玩意,也不容易。”
队长又叹了口气:“可怜我们村,总共七十五户人家,有六十多户吃不饱饭,我们村……”
沈昊在一旁一边听,一边点头,听到动情处,还低头,掉了几颗眼泪。
再怎么老油条,李胜利的年纪也摆在那儿,心一软,嘴一横:“叔儿,这样,我多给您们一些粮票,成吗?”
“成!那可太成了!”
“就这么定了!”
“等等,叔儿,您们到底有多少啊?”
“有多少来着。”
队长看向沈昊。
“三十一斤多两颗。”
沈昊用手比了个“耶”
。
“什么多两颗,什么多两颗,两颗你还计较个啥!人家采购员同志帮了多大的忙!去,滚去装蛋去!”
三十一斤……
也不少了。
李胜利在心里暗暗地算,三十一斤,大概是三百颗上下,也就是说,他们的养殖规模,大概是几十只?不算太多,也不算太少。鸡蛋是硬通货,大多数时候,他去村里收,是比较难收到的。他们都会拿着鸡蛋去集市上换,用不着经他的手。
“叔儿,你们这儿多长时间能有三十斤?”
“三十斤啊?你大概三天来一趟,就有了。”
一天十斤,八十到一百二十只的养殖规模嘛?
李胜利在心里暗暗地记下了数,看来,秦家村需要重视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