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第3页)
那时候,谁不羡慕她命好啊。
可是只有她知道自己活得有多么憋屈,女帝周见鲤看似是个温和的,私底下却一点也没少敲打她。
她给先帝吹吹枕边风,提拔一下李家人,女帝就命人给她送来四个字:安分守己。
她时常召李家人入宫长长脸,女帝又送来四个字:知足常乐。
她想让儿L子亲近李家人,女帝那次没有给她送字。
彼时,她的儿L子才六岁,刚被封为小太子,正是要记事的年纪,女帝周见鲤以亲自教导为由,直接把她的儿L子抢走了。
偏偏先帝对女帝这个养母还极为推崇,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竟然还觉得儿L子让女帝亲自教养是好事。
她看着儿L子越来越亲近女帝,崇拜女帝,尊敬女帝,眼里渐渐没了她这个亲娘的位置,她心痛啊。
好在女帝也是人,人就有生老病死,而她还年轻。
女帝死了以后,先帝又早逝,她终于扬眉吐气,扶持李家壮大,又用孝道压着儿L子娶了自己的亲侄女,立其为后。
她这才有了后宫之主的感觉,有了一国之母的畅快,不用再谨小慎微,不用再害怕出错,不用再担心受女帝敲打,这样轻省的日子才是人过的。
“母后,朕曾听父皇说起过,他最喜欢您与世无争的性子,他说娶了您是他一生之幸,既安抚了世家,又不用担心外戚专权,还多番叮嘱我一定要孝顺您。”
惠安帝的话把太后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她在心底冷笑一声,与世无争?
她年轻的时候是挺傻的,后来女帝死了,先帝也英年早逝,她才知道争,才知道争到的滋味有多好。
“你罚了李家,贬了皇后,又把人都打发出去,搅了哀家的寿宴,不是为了陪哀家忆往昔吧。”
太后嘴上凉薄,心底里其实并不好受,他们本是母子,眼下却形同敌人。
都是女帝,是女帝周见鲤把她的儿L子教养成了如今的模样,让皇帝跟她一点也不亲近。
惠安帝心里挺纠结的,一会儿L想狠心,一会儿L想起父皇对自己的期望,最后想起皇祖母对他的谆谆教导。
良久,他缓和了语气道:“母后,您以后待容妃宽和些吧,像今日这种事,莫要做了。”
太后眼底一黯:“民间都说娶了媳妇忘了娘,哀家没想到自己的儿L子也是如此。”
她不过敲打了一下容妃,让那个贱婢不要去想那些不该要的,皇帝就在那么多人面前让她下不来台,真是个好儿L子啊。
“母后,您知道朕想做什么,后宫不得干政,不要让儿L为难。”
惠安帝这话一出,太后当场就绷不住了。
“你想做什么,你想把皇位给那个贱婢的女儿L,你这是想把周氏的天下毁了,哀家绝不允许此事发生。”
惠安帝眼眸一沉,心说
这天下早就不姓周了,皇祖母还在世时给他讲过一些皇族秘史。
几百年前,有一位百钺皇帝昏庸无道,相信什么凰女预言,把皇室所生公主都杀了,只留皇子,结果天理循环,报应不爽,等他死后,周氏皇族偏偏只剩下一个侥幸逃出的公主还活着。
那个公主的爱人也是个女子,且不喜皇位,她便瞒天过海,让一个女官的后人代替了自己的身份。
严格算起来,从那以后的周氏皇族就都是那个女官的后人了。
这种秘辛只有历代皇帝才能知晓,太后自然是不知情的。
惠安帝低叹一声:“母后,容妃是朕钦封的四妃之一,儿L希望您不要再轻贱于她,至于皇位,朕自有定夺。()”
其实他也对两个儿L子抱有过厚望,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厚望逐渐变成了失望。
老大懦弱无能,为世家把控,老二狠辣无情,为君不仁。
只有文安,不仅有治世之才,且善于纳谏,知人善用,最难得的是有一颗仁心。
惠安帝想起皇祖母的教导,为君者当以天下先,而非子嗣传承,把皇位交到文安手里才是天下之幸。
而他也相信文安能做一个贤明之君,就像皇祖母那样,成为人人称颂的一代女帝。
惠安帝说罢,便转身离去,没有再理会太后的想法,心里已经下定主意,母后若不干预还好,若母后糊涂,他不介意行不孝之举。
为了文安,也为了江山。
殿门一开,二皇子和文安公主齐齐一拜,俱面露关切:父皇。?()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