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2页)

诚然,陵邑制度的基础,是一处自皇帝即位就开始修建,一直修到皇帝驾崩——皇帝在位多少年,就不间断修多少年的皇陵。

这其中的人力、时间,以及物质成本,显然是一笔庞大的支出。

除此之外,还有一座需要在皇帝继位后短时间内建成,并立刻容纳数以万计的‘有钱人’的城池。

要知道如今的长安城,总人口才不过三十万!

而这座能容纳三十万人的汉都长安,百分百是这个时代,整个地球上最大、最宏伟,人口密度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

这样一座长安城,花了汉家第一任少府:梧侯阳城延足足十三年的时间。

但陵邑制度当中,需要容纳自关东强制迁移过来的地方豪强的陵邑,却根本没有这么长的时间来建造。

——太祖高皇帝刘邦,于汉五年,即公元前2o2年即皇帝位;

汉九年,即公元前198年,中大夫娄敬“强干弱枝”

的提议得到刘邦允准,第一批关东地方豪强、故六国贵族十万人,被强制迁入关中。

但在这个时期,汉家其实是没有余力,为这十万人专门建造一座陵邑、城市的。

毕竟这个时期的汉室,连平定异姓诸侯之乱的军费都没有,不得不通过‘印钞’的方式,即无限量行三铢荚钱的方式,牺牲社会经济秩序来换取平乱经费。

于是,这批关东移民,被集中安排在了刘邦的皇陵:长安附近,如寻常村落般安置在了一片区域。

到了孝惠皇帝年间,从接连不断的战火中抽出精力的汉家,才得以重启都城长安的建造工作。

到了吕太后年间——甚至是吕太后晚年,即公元前182年,长安朝堂才正式下令:城长陵。

没人知道当时的汉少府,花了多长时间建造长陵邑。

但在‘城长陵’的政令颁布之后,仅仅过了两年,吕太后便驾崩长乐宫;

紧接着便是诸吕之乱,以及诸侯大臣共诛诸吕。

等代王刘恒入继大统时,长曾经散落长陵附近的关东移民,已经被长陵邑的四面墙围在了中间。

也就是说,长陵邑充其量,也只花费了汉少府两年的时间。

太宗皇帝入继大统之后,几乎是第一时间,即太宗皇帝元年便开始修建霸陵:霸陵。

至于霸陵邑,则是一直到陈平亡故,周勃下野,太宗皇帝彻底掌握大权的太宗皇帝六年,即公元前174年才得以动工。三年后,霸陵邑成。

先孝景皇帝刘启的阳陵邑,也是差不多的时间。

——从孝景元年开始,阳陵、阳陵邑同时开工,到孝景三年,阳陵邑刚好赶上吴楚之乱平定;

长安朝堂挟镇压叛乱之威,顺势从关东迁了一批早就该被迁入关中的地方豪强,以入阳陵邑。

只是政令虽然颁布了,但由于叛乱平定之后,关东重归安稳费了些时间,《削藩策》的后续推动也占据了长安朝堂大部分精力,使得这一批次陵邑移民耽搁了两年。

这么一耽搁,便耽搁到了孝景皇帝驾崩,当今刘荣即立……

事实上,早在即位之初,刘荣就该第一时间颁布诏谕:启动当年,被朝堂耽搁的阳陵邑移民计划,并同时开启刘荣的皇陵、陵邑的建造工程。

只是自即位以来,刘荣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与匈奴人之间的战争当中。

现如今,总算是打了一场实打实的胜仗,占据了一定程度的战略主动权,刘荣有了精力,自然是要开始着手处理此事。

尽快向阳陵邑移民,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阳陵邑又早已建成,一应事务也早就定好,刘荣无心改变,也没什么操作空间。

但对自己的茂陵邑,刘荣却是觉得大有可为。

还是那句话;

汉家的皇帝,非但不忌讳谈论死亡,甚至有心思利用自己的死,来为宗庙、社稷谋利。

土生土长的汉皇如此,刘荣这个后世来客,觉悟更不可能比自己在这个时代的父祖更低了。

于是,一个多少有些没下限,却又能对汉家带来实打实的益处,更能为后世之君做榜样的陵邑规划,出现在了刘荣的脑海之中。

只是这个计划,即便放在炸裂的汉天子当中,也多少有些炸裂了。

所以,刘荣需要提前和汉家的另一位‘皇帝’:窦老太后通个气,知会一声。

免得日后刘荣具体操作起来,把老太太给吓到,再闹出点不应有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