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3章 撑犁天的意志(第2页)

所谓射雕者,便是在蹛林大会上的骑射一项拔得头筹,并在随后的表演环节挽弓扬天,成功击落天上雄鹰的射术大师。

凭借这样的方式,草原上的各部族都能时刻保证:部族内的男性,无论是孩童还是少年,向往的都永远是强大的武力。

是在蹛林大会上技惊四座,一鸣惊人,并跻身亲军行列,为头人效忠。

老上单于自然清楚,这是匈奴,乃至整个游牧文明强大的根基。

但老上单于也清楚地认识到:这样的蹛林大会——这种举行于各部族内部的蹛林大会,只能让各部族强大自身,却无法让匈奴强大。

或者应该说:各部族的强大,只能让匈奴间接的政体强大,却无法让单于庭直接强大起来。

于是,老上单于便决定:将原本举行于各部族内部的蹛林大会,改为每年五月,草原各部派出勇士,统一在龙城举行。

如此一来,那些在蹛林大会上表现出色、表现出高战斗技巧的勇士,就将不再是各部头人的亲卫精锐,而是可以被单于庭纳入本部,成为直属于单于庭的精锐武装。

这么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在蹛林大会改制之前,单于庭平均每年,会生至少五场针对单于动的刺杀、政变!

虽然冒顿单于、老上单于,最终都并非被政变推翻,但那段岁月,单于庭堪称是风声鹤唳,永远都维持着精神紧绷的状态,生怕一不小心,就要被某个‘得撑犁天眷顾’的狂徒所血洗。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两点。

其一:作为草原的最高统治单位,单于庭和草原各部之间,只存在极致纯粹的统治,以及上下从属关系。

单于庭无条件统治着草原,并合法拥有草原上的一切,包括但不限于牛羊牧畜、草场水源——一切存在于草原的活物、死物。

对于单于庭,各部族需要按年进献牛羊牧畜,以及妙龄少女;

作为回报,各部族能得到的,却仅仅是单于庭的庇护。

更准确的说,是单于庭不会攻打这些献上忠诚的部族。

对于后世人而言,这种从属关系可谓一目了然。

——这不就是黑社会收保护费嘛!

说是保护费,保护的却不是你被别人欺负,而是你交了保护费,这帮黑社会就不欺负你了。

这种关系,自然算不上有多和谐,更说不上被统治者有多么甘心。

只要有机会,被统治者想的自然是脱离,甚至是取而代之。

所以在当时——在蹛林大会还没有改制时,各部族对单于庭的态度,类似于狼群内部的雄性,对待狼王的态度。

——只要有机会,我必搞你!

输了就输了,大不了就是个死,甚至很可能都不用死!

可一旦赢了,我可就是新狼王了……

利益没有捆绑,或者说是利益不一致,是那个年代,单于庭长年累月无法放松戒备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便是相较于如今,当时的单于庭,在面对草原其他部族时,并没有绝对压倒性的军事优势。

众所周知,匈奴,本只是一个栖息于草原于中原交界处的小部族,凭借秦末纷乱得以强盛,并最终掀翻了草原霸主东胡、新贵月氏,从而得以统一草原。

但在统一草原之后,匈奴人和过去每一个草原霸主一样,并没有强制将所有游牧之民都化为‘匈奴人’,而是允许草原各部保留了过去的文化、信仰,乃至部族名称。

——东胡通知草原时,楼烦、折兰、白羊等部,便已经存在;

匈奴击败东胡,成为草原新霸主之后,楼烦、折兰等过去就存在的部族,依旧存在于草原之上。

唯一的区别只在于这些部族,过去效忠东胡王廷,如今效忠匈奴单于庭。

除此之外,歌照唱,舞照跳,拜着过去的神,居住在过去的土地之上,仅仅只是换了个能随时一声令下,便调动大半个草原的‘主人’而已。

这就导致匈奴这个政权,成为了极为松散的部落联盟制整体。

——你打东胡人的时候,我楼烦、折兰、白羊各部,都派兵帮你,你乌泱泱十几二十万骑兵,好似是强的一批;

但等仗打完了,大家伙儿跪下喊一声‘撑犁孤涂’,就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再一瞧新的草原霸主:匈奴部?

好家伙——草原霸主的名号震天响,合着就四十万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