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铸造伟大大明(第1页)
[]
最聪明的人,永远都朝着金字塔的方向前进。
正如勤劳的人,永远追求更好的生活。
姜宾知从京城国子监毕业,获得导师的推荐,在京城的调研部下的某个小组实践了三年,获得了优的评价,参加了吏部和礼部的科考,分到吏部观政三年。
与府学出身的人不同,他们就算过五关斩六将后,通过了省府或者京城的科考,大多也会派往州县,少部分留在州府。
方和京城两处熬资历,两者的升迁度犹如壤之隔。
初期就外放到方上,哪怕升迁最顺利的情况下,毕竟规矩在那里,需要十几二十年才能成为中下层官员,而留在朝廷做事的,要不了多少年就能把品级升起来,然后外放的起点,节省了至少十年的时间。
这个十年,注定了双方上限的不同高度。
所以那些府学出身的人们,只有特别优秀,极其卓越的情况下,才能追的上来。
对此。
很多府学生认为不公平。
可是又有人说。
别人读书比你们厉害,实践和观政同样不弱于你们,凭什么起点不比你们高呢,一句冰冷的话语,让府学生们无法可说。
读书厉害,也是本事。
起步就输给了别人。
任何圈子都有先后,哪怕是国子监们同样如此,那些京城观政的,一批人外放了,一批人仍然留在部堂做事,两者同样各有优劣,但是能分到文华殿做事的,绝对是第一等。
姜宾知第一次来到文华殿。
文华殿不神秘。
可文华殿永远是伟大的。
和姜宾知一同前来文华殿报道的年轻官吏,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激动,没有人可以避免,只是尽量克制内心,争取留下好的印象。
不容啊。
他们真不容。
读书要是第一等的,这只是开始。
姜宾知感慨万千。
家族不能有污点,特别是祖孙直系亲属,然后呢,还需要三家同样的良家人作担保,自身也必须没有任何犯罪记录。
然后呢。
三年的社会实践,不光是比拼能力,还需要比拼关系。
哪怕伱是普通的百姓门户出身,可几年的国子监读下来,要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关系,说明了什么?不适应社会啊。
同窗和导师就是最大的关系网。
熬出了头?
可以啊。
外放。
上限止步于此。
为了更长远的目标,那么还需要继续熬下去。
不过呢,国子监比府学生们少了不少的流程,例如科道考试,国子监们并不像府学生们,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最高学府出来的学生。
二十九岁的姜宾知,他知道自己不少的同窗,已经外放去了方,甚至有人已经成分为了知县。
自己这样的年龄,来到文华殿,等于从头开始。
然后呢,继续表现优异,然后再谋求外放,没办法,大明用人制度这些年来,已经在太子殿下手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