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仁者之剑(第2页)
前者传授的是世界运转的道理,学到了,就不会迷信,后者,晓古,知今,参悟的,是社会的运转变化。
而此间,大行其道的修行,更是重心,心不正,无以成,心不诚,无以成,是以,自然不会去做一条腿走路的事情。
至于知识的精分细化,那是大学时候的事了,高中阶段,更注重素养的培养。
相较于物理这种,精准的知识,历史课,赵成虽然是长期性的神游天外,间歇性的听几句,但一堂课下来,也能有所得。
而对于历史,赵成本身就有兴趣。
毕竟,这个世界的历史,自商之后,和前世的历史,就呈现出了一种交错变化的双曲线的形态。
其中有许多相似的人和物,但又有许多的不同之处。
比如说春秋,彼时孔夫子周游列国,单手举城门,勇冠八方。
而最关键的,还是如此威猛的夫子,是去和人讲道理的,并非是比武力。
而如今,洛阳曲阜的博物馆里,还保存着,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时候,佩戴在身的巨剑。
至今千年以降,那巨剑上,还余存着,夫子的“仁”
之剑意。
后面秦一统天下,始皇帝,更是神功盖世,天子剑法,划分九州,剑锋过处,所向无敌。
而秦亡之后,继承九州的却不是汉,而是楚。
前世,个人武力很难左右占据,但此世却是不一样。
不过,楚太祖死后短短十载,楚国便换了六任皇帝,最后被起于微末刘光祖,持尺剑,扫平了天下,创立了汉朝。
其中的种种变化,但看一个世界的历史,可能觉得趣味不大,但要是两个世界结合对比起来看,那简直是趣味十足。
赵成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原理,明明历史变化那么大,但总能有些相似的人,来“修正”
历史,使得此间的历史,并非自商之后,彻底的面目全非。
赵成只能用自己前世民科的见识猜测,是不是因为平行时空干涉之类的。
两个世界存在联系,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他赵某人的存在,就是眼前所能看到的最大联系。
要是两个世界完全不相干,他也不可能穿越到这里。
但要说联系有多么紧密,站在他的角度来看,再紧密,也是无限遥远的距离,因为他没有能力跨过。
讲台上,老师的历史功底很好,讲起课来,并非是照本宣科,而是历史之中,夹杂着一个个小故事,偶尔还跳跃一下时间,将一些身处不同时代的人和事联系起来,化为一个整体。
而纵使是如此讲课,却丝毫不显得凌乱,而是井井有条,这般表现,无疑是显现出了厉害。
这堂课,老师讲的是近现代史,说的是明亡之后,李自成得到始皇遗功,一路征战,驱除鞑虏,在山海关下,五剑击毙皇太极,将其钉死在镇狼石上,血液足足滴了天夜才干。
老师讲的是绘声绘色,有些地方,更像是说书,就像是自己在现场亲身经历的一般。
值得一提的是,老师姓李。
至于赵成关注点,倒不是李自成砍死了皇太极,而是血滴了天夜这个细节。
要放在前世,这无疑是说书的夸张说法,而放在这个世界,显然只是写实而已。
皇太极这种人,生命力强大到了极致,哪怕是被打死了,身体也会继续造血,滴个天夜,绝非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