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大明天启朱由校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三章各显神通(第2页)

有点东西啊。

朱由校嘴角微微扬起。

丁启浚所上奏疏其中内容其实和袁应泰的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恪尽职守,及时调整,防患于未然,但是其中有一条,却是不同的,也是让朱由校感兴趣的地方。

那就是防着辽东建奴。

盐政改革了,盐场完全由租到的商人们自行生产,然后再由其他商人去到规定的地方去售卖,几乎不假朝廷之手,如此以来,朝廷虽省去了很多的成本,也得到了应有的利益,但是,朝廷对于盐的管控却减弱了。

辽东军民依旧是大明的臣民,总不能不吃盐吧,要吃盐,便要到哪里去售卖,如此一来,便给了建奴的可乘之机。

建奴不差钱,他们缺的只是粮而已,但是商人想要赚到钱啊。各种条件已经具备,建奴完全可以高出正常价格数倍甚至十倍的价格来购买。

一个盐场所产的盐总是有一个定数的,将一部分盐卖给了建奴,所供卖给百姓们的盐则会减少,供需关系产生变化,百姓购盐所需要的价格自然会变高,这无疑是与朝廷改革盐政的初衷是向背的。

本就在辽东苦苦挣扎的百姓们,盐业新政一来,更加雪上加霜,辽东的百姓们人心浮动,万一因此受建奴蛊惑倒向建奴,则更是最坏的结果。

朱由校盯着奏疏久久没有再往下看,心中百转千回,思虑着应对之策。

之前盐商想要私自贩卖给建奴,赚取暴利还需要偷偷摸摸的,改革之后倒好,完全不用了,有着朝廷的凭证可以直接在辽东贩卖。

朝廷想要出台政策禁止?别闹了,商人重利,这是本性,禁止得过来吗?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其他地区贩卖盐的商人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偷偷向辽东的建奴售卖,以追求最大利益,所有商人争相效仿,到了那个时候,影响的就不止是辽东一地的百姓了。

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被扰乱,将会波及整个大明境内。

牵一而动全身,治大国如小烹,古人诚不欺我啊!

朱由校心中暗叹,这一项新政还没有完全实施下去呢,光想到的便是如此多的问题,将来还会有多少个漏洞需要修修补补呢?

朱由校心中有些烦闷,在前世的时候,看那些穿越小说,随便一个政策实施下去,便是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你好我好大家好,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就这么多事情呢?

耐着性子继续翻看下去。

既然丁启浚提出了问题,那么就一定会有相应的应对之策吧,这才是真正展现他才能的时候。

结果令朱由校失望了,或是称不上失望,只是没有预期的那么惊艳而已,应对之法平平常常,也可以说是下策。

丁启浚提到的解决之道是,规定一个最高的成交价格,高出这一标准则严厉惩罚。

看到这里,朱由校心里暗暗地摇了摇头,这完全是不懂经济之道啊。其他的先不说,朝廷投入的成本将会有多少,难道让锦衣卫和东厂全国范围内,全天二十四小时盯着吗?在这个交通和通讯不达的明朝,想要做到时时掌控,何其难。

最重要的是,朝廷强势参与,往往带来的不会是所想要的结果,而是事与愿违。

其原因便是这么做的后果破坏了市场经济,甚至将这个体系给搞瘫痪了。市场经济体系想要破坏容易,再次建立起来可就难了。

在前世的时候,朱由校可是经历过经济危机的,很多国家,一场经济危机过后,市场经济瘫痪,常常数年,甚至十数年时间,经济停滞不前,得不到展。

很多时候,做还不如不做,越做越错。

怀着郁闷的心情,朱由校又翻开了王在晋所上的奏疏。

只是刚刚读了几个字,其中的内容便已经深深的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越往下看越让朱由校觉得,自己找到了知音,其中很多观点和竟然和自己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