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核反应的四种类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章(第1页)

文凝凝忍不住笑着调侃:“没想到你是这样的肖老师。”

肖伏安闻言,装作后知后觉地懊恼:“哎呀,糟糕,一不小心被你发现了。”

说完,俩人相视一笑,某种微妙的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文凝凝从中挑了一个九连环,感叹着道:“这还是我爷爷在我小的时候教我玩儿过,我记得我还曾经解出来过,现在压根都不记得当时是怎么解的了。”

肖伏安提示道:“你可以尝试用递归的方式先试着解一解,如果一时半会儿解不开的话,待会儿去超市的路上我再教你。”

肖伏安还是低估了文凝凝的悟性。

他还没来得及做完手头的工作,文凝凝就已经自己捣鼓着将九连环解开了。

她兴高采烈地抬头,正想跟肖伏安分享这一消息,却见肖伏安正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地工作着。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移动,清脆的键盘敲击声伴随着手指的移动次第落下,仿佛一个钢琴师灵活地弹奏出一个个跃动的音符。

文凝凝忽然发现,他的手很好看,五指纤细修长,骨节分明,这样的手,应该很适合弹钢琴。

她轻轻地放下已经解开的九连环,又看了看自己的手,五指稍短,还微微有些肉,跟“美”

着实有些搭不上边。

夏阳曾说,光看这双手,绝对想不到它居然属于一个妙龄大美女——反差太大了。

文凝凝懊丧地嘟了嘟嘴,心里默默祈祷:以后我的小孩可别遗传了我这双手才好。

正兀自胡思乱想中,肖伏安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怎么在发呆?九连环解开啦?”

闻言,文凝凝抬起头,朝他晃了晃已经解开的九连环:“解开了。”

“这么快?”

肖伏安显然有点惊讶,怔愣之余,眼里却又带着笑意,“你在数学方面你确实很有天赋。”

文凝凝没有错过肖伏安眼里的那一丝惊艳,心里暗暗有些小得意,嘴上却很谦卑:“可能是因为你之前给我提示原理,再加上我小时候玩儿过,大概有些印象,所以比较顺利。”

肖伏安却没有接受这个说法:“你过谦了。从理论到实践毕竟还是有距离的。你顺着原理这么快就能解开,很不错了。”

文凝凝一边将九连环复原,一边苦恼地嘀咕:“理论到实践确实是有距离,就比如我学了那么多理论,遇到我的论文课题还是一筹莫展。哎,要是我写论文也能跟解九连环一样快就好了。”

想起自己那些悬而未决、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有突破和进展的课题,她越说越忧伤,幽幽地叹了口气,挫败地自我否定:“读博这么久,我都还没能发表几篇像样的成果。有时候我都在想,我到底适不适合走这条路。”

九连环在文凝凝手中上下翻飞,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完美的弧线。须臾,文凝凝便将九连环恢复如初。

“不是所有人,都能这么快就将九连环还原。”

肖伏安从文凝凝手里接过整理好的九连环,语气平静地说,“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文凝凝一愣。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这句诗,是着名数学家张益唐先生在凭借“孪生素数猜想”

一举成名后所引用的一句诗。

2013年5月,张益唐先生在数学界顶级期刊《数学年刊》上发表论文《素数间的有界距离》,从4月17日投稿到5月18日接受发表,创下了《数学年刊》创刊130年来最快接受论文的纪录。

要知道《数学年刊》出了名的严格,几乎所有论文,都要经过1到2年的审核,而张益唐先生的论文仅用了短短三个星期,就被杂志采纳了。

论文的主审人之一、当今顶级解析数论专家伊万尼克表示“作者成功地证明了素数分布领域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定理。”

张益唐瞬间成名,并由此奠定了他在国际数论学术界的地位。

按照着名数学家汤涛的说法,“张益唐在孪生素数猜想上起到的作用,就是把大海捞针的力气活缩短到在水塘里捞针,而他给出的方法还可以把水塘捞针轻松变为游泳池里捞针。也许最后变成在碗里捞针还需要一些再创新的工作。但给出了这一伟大框架已经是让全世界数学家瞠目结舌的壮举了。”

事实上,在张益唐先生取得这一突破之后,包括着名华裔青年数学家、费尔兹奖得主陶哲轩在内的不少学者,尝试用张益唐的方法缩小间隔,进一步拉近了与最终解决孪生素数猜想的距离。

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被世界认可之前,这位学术卓越的数学家,竟半生漂泊在外,历经坎坷,在长达30余年的漫长时光里一直默默无闻。

文凝凝有些羞愧,又有些淡淡的释然。

张益唐先生在他成名前的那段沉寂岁月,在远离学术圈的情况下依然孜孜不倦地进行学术研究,哪怕穷困潦倒,成果寥寥,依然泰然处之,不改其志,我又何必浮躁冒进、急于求成呢?况且,爷爷不是也一直在耳提面命,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吗?

肖伏安将九连环放入收纳柜的抽屉里,关掉电脑,站起身,穿上羽绒服,临走前拔下文凝凝正在充电的手机递给她,将充电线和充电插头放回原位,才又拎起此前放在一旁的便当袋,转过头正要叫文凝凝一起走,却见她呆呆地发愣,若有所思,活像只迷了路的小鹿。

他抿嘴微笑,走到文凝凝面前,蹲下来,用手在文凝凝面前晃了晃:“我们走吧。”

文凝凝刚从无边的思绪中抽离,就见肖伏安低低地蹲在她的面前,像个温柔的大哥哥。他的脸离他很近,近到她几乎能看见他脸上细密的绒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