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页)
今日的大理寺格外繁忙,他们不断接到报案,据不完全统计,昨天晚上京都至少有上百人伤亡。
他们出任务的难度也大大提高,有的甚至需要游过去。
秋天,河水冰冷刺骨,没一会儿他们就打摆子,差一点连自己的命都搭进去。
平时你走几步就到的地方,如今却是可望而不可即。
早上,雨势减弱了很多。
大臣也是怀着忐忑的心情上朝,九王爷裴川告病,柳氏一族也倒了,江淮起再次亲政,大臣们诚惶诚恐。
“昨夜的大雨压倒了城墙,朕准备趁此机会重建,不知各位爱卿有何见解。”
江淮起抬眸询问众臣的意见。
户部尚书:“陛下,微臣认为当下应该解民之难。城南的洪灾严重,城北的房屋受损,城西的道路毁坏,这些都需要朝廷拨款。”
言下之意,户部目前没有闲钱来修补宫墙。
“那爱卿的意思是让朕住在废墟之上。”
“臣不敢,只是眼下户部影响短缺。今年先是江州城赈灾,然后又是玄武城,没隔多久又到了京都,国库当真没钱了。”
户部尚书老泪纵横,国库空虚,连年赤字,入不敷出,当真是拿不出多余的闲钱。
众大臣面面相觑,一时之间想不出解决的办法。
“陛下,臣有一个办法。”
江淮起做了一个抬手的动作,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柳衣横罪该万死,柳家的家产也应该全部抄没,正好可以填补户部的空虚。”
这一观点引得在场不少大臣连连点头,羊毛出在羊身上,只要不让他们大出血,至于这羊毛是从哪来,就跟他们没有关系了。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够了!”
江淮起出声制止,“柳家的家产已经查抄,但远远不够。先紧着宫墙修,其他的再另想办法。”
“陛下…”
工部尚书还想劝上两句,工欲善必先利其器,城墙,水井,还有百姓的住所,这些才应该是眼下最该优先处理的。
“爱卿是有更好的意见,还是准备自掏腰包,若是后者,朕喜闻乐见。”
工部尚书的话被卡住,脸色也涨成了猪肝色,最后只能沉默地站在原地,等着宣告退朝。
匆匆地下了早朝,路上有很多宫人正在排水。江淮起没有去乾清宫,而是去了陶枝的宜兰院。
“她醒了吗?”
江淮起询问身边的工人,后者摇了摇头。
“启禀陛下,陶太医还没有醒来。”
上午陆陆续续地来了很多太医,但是都对陶枝的情况无能为力。
他们查看了陶枝的脉象,她受了很重的伤,纯凭着一口气吊到现在。
至于何时会醒来,他们也说不上来。
“陛下,紫云派许掌门求见。”
“不见。”
江淮起一口回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