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月明秋水共长花文化背景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9章 前女友(第3页)

一听到“姜伯约姜维大将军”

这几个字的时候,后主的脸上,霎时闪过几许阴晴不定的神情,接着,他向韩昭点了点头,以示欢迎,只听他这样说道:“韩昭韩将军,难得,难得啊……”

韩昭抱拳致意道:“末将不才,没能为主上分忧,没能建寸功于国,深感愧对主上……”

沉吟半晌,后主这才缓缓地说道:“赵姑娘,韩将军,在这种时候,你们还能够前来面见,寡人已然是欣慰不尽了。唉,这些日子里,寡人也不时想起当初的情形。其实,就算那邓艾涉险偷渡了阴平关,能够到达京城之下的兵马,又有多少呢?且不说姜伯约能否驰援,寡人只要城门紧闭,坚守不出,过不了十天半月,邓艾的那点人马,也会作鸟兽散。只可惜,寡人当时,一旦得悉邓艾取了绵竹,诸葛瞻父子殉国,就吓得六神无主了。其后,听信了那谯周之言,鬼迷心窍,竟然就作出了弃城请降的决定……”

说到这儿,他就停住了,甚至,连那“唉……”

的叹息声,都没能够出。

赵馨予、韩昭感慨、怅惘、心酸不已,他们隐隐体会到,后主那没能出的叹息声,其实就是最大、最悲戚、最苦涩、最懊恼的哀叹了。

赵馨予不由得暗自寻思道:若是从那些不相干的外人看来,这蜀汉后主出城投降,甚至就像一出闹剧!那个叫什么谯周的光禄大夫,毫无气节,为了让自己能够继续做官,就给后主出了这样馊主意。像谯周这样的墙头草,当初,真不知他的高官厚禄,是怎样到手的?更为可悲的是,后主亲政多年,居然还对他言听计从!

由此看来,这也怪不了别人,要怪,先要怪后主自己不争气。

唉,当初,先太师祖赵云赵子龙将军,七进七出,从百万军中救出这幼主,就是为了看到他被数千魏军吓破胆的样子?

当初,先帝在遗诏中再三叮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就是为了看到这位蜀汉后主屈膝投降之后还能“裂土自守宗庙”

当初,诸葛丞相“亲贤臣,远小人”

的谆谆教诲,就是为了看到这位蜀汉后主,在“亲小人,远贤臣”

的邪路上越走越远,昏庸无能,以至于将数十年的大好基业拱手相送?

如此不成器的后主,就算姜伯约姜维大将军再怎么殚精竭虑图谋恢复,最终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姜维大将军自尽殉国之际,那一句“吾计不成,乃天命也!”

包含着多少的沉痛、辛酸、无奈与不甘啊!

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从后主决定开城受降的那一刻起,这蜀汉社稷覆亡的悲剧,就已经是注定的了。当然,如果说得更慎重一些,从后主宠信佞臣黄皓那一刻开始,蜀汉的大厦,就注定是要倾颓的了!

既然是这样,当初我从亡国君主那儿受命,历经一番风雨之后,如今又回来复命,究竟又是为了什么呢?

人的心思,就是这样的复杂、微妙。受命在外之时,我时常这样想,早一点回去吧,不要让主上等得太心焦。主上看星星盼月亮,就等着我的回话了。此刻想来,似乎又不是这么一回事!我们的主上,曾经的蜀汉后主,只要每天还能喝上几盏酒,也就“乐不思蜀”

了?

当然,这并不是在苛责主上。

我想着早日归来,更多的是,以此鞭策自己,尽快把事情办完,不要浪费时间。也就是说,我把后主的嘱托,变成了前行的动力。要不然,我恐怕也会有懈怠之时。

又或许,是我想多了。当初,主上所说出的那些话语,也只是说说而已。对于自己所交代的那些事情,他多半已经释然。办得成固然是件好事,办不成也无所谓。反正,都已经是木已成舟。当一切都成为定局,事后的努力,其实也没多大意义了。因为,你已经改变不了什么。

被司马昭羞辱之后,我们的蜀汉后主也就变得麻木起来了。对于以前的那些事情,也就看淡了。或者说,此前的一切,已经成为过眼云烟。身份、地位、处境变了,他也就处之泰然起来了?

那么,随之而来的,似乎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当初,他的继位,也是情势所迫?这样的一件事情,往深里说,似乎就是,他资质平平,一向都是笼罩在父辈的光环之下。因此,如果不是先帝病危,白帝城托孤,他也没想着自己要成为九五之尊?

是啊,对于先帝来说,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自己就要有所交代了。而后主呢,一则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二则没有相应的能力和才干,特别是,也没有人会征求他的意见。用那句民间俗话来说,他的继位,有点像赶鸭子上架了?

如此揣度,确实是不太恭敬。

只是,后主继位之后,又把多少心思放在苍生社稷上呢?不是他打下的江山,他也没有治理一方的能力,再加上本无此意,我们蜀汉的衰落,也就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