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回老家来了(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众人又是一番解释,白荷花:“大嫂,也亏爹厉害,咱们兄妹几个的日子都还成。”
苏怀瑾也说:“大嫂,别的不说,家里人有工作,孩子也都有工作,日子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最难的是小妹,孩子多,又都还小。”
苏外婆只笑,并不说什么,怀兰是自己的亲闺女,也是唯一的闺女,这些继子继女都敬着她,但她还是觉得跟自己的女儿最亲,所以当年苏怀礼想介绍小妹嫁去申城,她并没表示支持,恰好苏怀兰自己也不想去。
看看此时不顾自己吃饭,腿上坐着两个小儿子的女婿姚德业,苏外婆觉得小女儿的日子苦了点,却也还成。
她想伸手抱过一个小外孙,让女婿吃饭,姚德业却并不放手:“娘,您吃自己的,这两个臭小子会看颜色,坐在我身上最老实。”
确实也很奇怪,三胞胎三个性子,却都有一点,到了父母怀里,那跟兔子一样,非常乖,给啥吃啥,让干啥就干啥。换一个人,就立马不一样了,让他吃一口,他只扭三扭不作别的妖,那算好的。
章元荣也忍不住可惜:“小妹一家不容易,上回去申城,也没能留下来。真是可惜了,永静那小叔子,杨家老三还记得吧?”
苏怀兰当然记得,回收站的工作她没要,后来大嫂收了一百六,将这工作卖给了杨老三。
姚德业造船厂的工作也没成,两口子都回来继续当渔民了。
章元荣可惜道:“申城比别的地方消息灵通些,乱的也早。杨家孩子多,杨老三又是个中间的孩子,是个会替自己打算的。”
就听章元荣提到,乱了一阵子之后,杨老三就来他们家,悄悄送给章元荣一个小赏瓶。瓶子很小,巴掌的,肚大脖子细,很是精巧好看。
章元荣一开始还奇怪,虽说工作的事情,让杨老三捡了漏,可是杨老三也如数给了钱,因为苏永静的关系,也有走动,可也就是客客气气的,并不算亲近。突然送来一个小物件,这是什么说法。
章元荣也不是没见过好东西的人,当然要问清楚。
杨老三有些不好意思,却也说明来意:“亲家婶子,我知道你们一家人都正派。我在回收站上班,最近经常有人送东西来,虽然我也看不出这东西好坏,可是到底是个值钱的物件,我就想着,好歹亲家住了独门独院的,又是根正苗红的,即便手上有几样东西,也能留住。”
当然还有一个意思,他在回收站上班不错,也不能天天自己这里的东西,再说了,他就算买了,买回去放哪里呢?他自己还在回收站搭了个行军床呢。
喜欢一家人在六零年代卷生卷死()一家人在六零年代卷生卷死。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