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崇祯重振大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0章 爵士等级调整(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尤其是皇帝给了太湖巡阅府存留一成赋税的权限,让他觉得改革税制更好办:

“皇上虽然看重赋税,却不是一味搜刮小民的。”

“本来我们估算实行一税制后,可以起运225万石。”

“没想到皇上给我们又留了一成,只要求起运2oo万石。”

“这相比之前的189万石,实际负担还轻了。”

张溥也有同感,感叹道:

“是啊!”

“圣上一直把民间疾苦挂在心里。”

“苏州以前说是起运189万石,实际加上两三成加耗后,要过225万石,所以之前我才这样估算。”

“没想到圣上免了加耗不说,还留下一成给巡阅府支配,只要求送到太仓2oo万石。”

“这南太仓可要尽快建好了,以后苏松等地的税粮都能直接运过去,交给司农寺转运。”

南太仓是一个新设立的仓库,归南京司农寺直管。地点就设在苏州府太仓州,方便从这里向海上转运。

这对太仓人、苏州人、甚至整个江南人都是一件大好事。他们不需要再辛辛苦苦向京城等地转运粮食,承担转运加派——

这个加派以前可是很高,最低的时候一石加一斗,高的时候一石加七八斗,负担非常沉重。

所以张溥和曹文衡都说,新税制下苏州府起运2oo万石比之前189万石负担要轻,因为不用承担耗羡。

这让他们更有信心完成苏州的一税制改革,尤其是把收回的官田租出去——

是的,苏州府的官田,如今已经收回了大部分。剩下的都是不过百亩的官田。

在雇工协会抢收粮食、又抢收棉花后,苏州士绅顿时坐不住,纷纷和官府达成了置换海外土地协议。

再不置换的话,雇工协会就完全取代了他们的地位,即使他们坚持自己是地主,官府也不会认。

那些佃户更不会给他们交租,他们等于是实际失去土地。

所以这些人不管心里是否情愿,都只能和官府达成置换土地的协议。听从朝廷指挥,前去开新江南。

不过这些人也不是没有条件,其中一个要求就是获得爵士身份,在海外拥有领地,而非为靖江王国种地。

“爵位的事情,皇上是怎么答复的?”

“有没有同意他们的土地换爵位提议?”

转向张彝宪这边,曹文衡询问他道。

封爵的权力现在完全归皇帝,尤其是海外爵位。

朝堂上不是没有臣子争,但是被皇帝和大臣默契地压下来。

因为当今皇帝早已用爵位收买了大臣,而且能相对公平地分配爵位。

大臣则希望封爵制度稳定后,再争夺这个权力。

如今封爵制度就在调整之中,所以一些知情的苏州士绅,敢向皇帝请求爵位。

张彝宪已经接到皇帝的批复,说道:

“封爵的事情皇爷答应了,但是要求他们必须在五年内开垦十分之一土地,向朝廷提供粮食和赋税,否则就取销爵士身份。”

“置换的标准就是私田一亩换十亩,官田看流转过程换取三到十亩。最低375o亩土地,就可以置换海外375oo亩,相当于方十里的爵士领,授予初等爵士爵位。”

“也可以用粮食捐纳,价格375oo石,折银按京城的粮价七角一石,而且要配合朝廷收回官田。”

“这一等级的爵位,以前可是不允许捐纳的,如今是特别优待苏州士绅。”

曹文衡、张溥等人闻言,都是纷纷点头,认为确实是优待。

当今皇帝对爵位看似大方,登极后封了许多人。

但是爵位的门槛也很高,捐纳的最低数额就是面积15万亩、价值15万石的高等爵士,很多人根本就捐不起。

如今允许苏州士绅捐纳375oo石的初等爵士,让他们也有机会成为世袭贵族,可不就是优待!

尤其是同样允许分期付款,付只需要375o石即可,折成银子才2625两,很多富贵人家、甚至破落大户都能捐得起。

张溥想到这里,询问道:

“如此粮食就宝贵了,今年的租子到底怎么说?”

“佃户还要不要给官田的地主交租子?”

张彝宪哈哈笑道: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