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心中一念转顿觉天地宽(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甚至有一些秀才,因为偷逃税款,被朝廷处以罚金,暂停科举资格。
以至于民间开始流传“秀才不值一文钱”
之说:
就算只漏缴一文赋税,在补上赋税和罚金前都会被暂停公民身份,禁止参加科举。
王时敏的外甥吴世睿被张溥拿捏的把柄之一,就是隐瞒田产漏缴赋税、被张溥威胁取消公民身份。
此时此刻,他当真有种“士不聊生”
的哀叹,认为朝廷对士绅太苛刻,逼着他们去海外——
是的,王时敏已经看出来了。朝廷的措施,就是逼大户人家出海。
想要蓄养奴婢、想有更多的土地……那就都去海外。
大海因为危险,一向被人们视为畏途,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去出海呢?
但是现在朝廷只给了他们这个出路,如果继续顽抗,朝廷有可能执行以前的奴婢限额和官田买卖规定,把整个苏州士绅问罪。
顾炎武毫不留情的射杀、江南乡试的推迟和广额,都让王时敏看到了朝廷展示的决心:
如果苏州士绅拒不配合,朝廷不介意把他们清理一遍,再从愿意配合的秀才中,选拔出新的官员和士绅。
王时敏也是因此,没有了顽抗的念头:
他知道现在江南的秀才有多少,有的是愿意配合朝廷取代他们的人。
张溥在秀才中的威望,能号召很多人配合朝廷。难怪这个人一直信心十足,不在意得罪当前的苏州士绅。
苏州士绅今后能保留多少都是难说的事情,所有看不清形势的人,都会被朝廷碾为齑粉。
『难怪眉公让我主动配合朝廷,想必他早就看到了这一点。』
『若我帮朝廷把奴婢限额和收缴官田推行下去,想必会得到爵位赏赐吧?』
顽抗不行,王时敏就开始想为王家谋取利益,像陈继儒说的那样获得爵位,让王家再富贵几百年。
以他祖父王锡爵曾任辅的经历,只要王家愿意向皇帝服软,列入紫阁贤臣是稳稳的。王家也能因此,获得世袭男爵甚至子爵爵位——
当今皇帝在这点上一向大方,对于愿意效忠的人,从不吝啬封爵奖励。
王家如果能拿到世袭爵位,就能自己开辟领地,而非仰人鼻息、给封君缴纳赋税。
这个想法冒出,王时敏瞬间觉得天高海阔,王家的前程也远大起来:
如果能在新江南占据一二百里封地,王家以后的富贵,岂非远胜现在?
产生这个想法的王时敏,不由自主地瞥了正在拉拢士绅去靖江王国的孙先生一眼。感觉这个人实在可笑,竟然想让苏州士绅去给他们做子民。
难道靖江王以为苏州士绅就只是土财主吗?各家祖上的关系且不说,不少人掏出家底,就能把分期捐纳爵士的付拿出来。
有了爵士身份就能开辟爵士领,何必给靖江王国做子民?
甚至他们联合起来,能够说动朝廷把靖江王移藩,自己去澜沧江口开新江南。
『新江南啊!不知是不是真的?』
『如果那地方真的那样好,可以考虑把家族迁过去。』
诞生这个想法的王时敏,决定要好好打探一下澜沧江口的事情。甚至派信任的人过去,看看那地方能不能开辟出新江南。
如果真能的话,那就和靖江王争一争,把这块地方夺过来。
想来申用懋、温体仁等人也会有这个想法,为后代谋取一块好封地。
当然,苏州士绅想要在其中咬下一块,也必须展示力量,甚至要联合整个南方的士绅,向朝廷展示实力。
王时敏想到这里,陡然看了海述祖一眼,觉得要先说动这位海瑞后人:
以海瑞在江南的声望和苏松城隍的神位,海述祖就是江南士绅团结起来的纽带。
海家想必也更愿意去大陆上的澜沧江口开辟封地,而非婆罗洲那个海岛。
通过此人联络江南士绅,再把南方的紫阁功臣、紫阁贤臣后裔拉拢过来,甚至再带上开国功臣和建文忠臣后裔,一定能把靖江国的封地抢下来。
到时候新江南就会变成江南士绅自己的,不用在开好了之后,以后还要给靖江王缴赋税。本章完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