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夔门防线(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杜预就很严苛了,表面上看着是个谦谦君子,但实际上,军中有人若犯了军法说斩就斩,对敌军那更是心狠手辣。
不过徐楷只能算是在吴国为将,他父亲徐盛是徐州琅琊人,不算吴人。
所以每次杜预处决吴人将领的时候,他心中有愧,却在心中默念:自己是北人,自己是北人。
而荆州的最大领导王基虽说对他们也不太亲近,但基本是公事公办,鲜有私心。
但这新来的石苞就有点那啥了。
空降这么一个顶头上司,脏活累活全甩给你干,这种感觉挺不爽的。
不过仔细想想,人都是有私心的。
就拿今日的攻寨战来说,用的都是建平郡兵,自己那点老部曲都是心头肉,不到万不得已,一个都不想用。
心思活络间,徐楷跟着一众文武走出了船舱。
第二日,石苞派斥候上山侦查江面情况。
斥候们一路翻山越岭,走了十余里,才算基本摸清蜀军的江面部署。
不过这十余里山路可不寻常,斥候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两日后了。
“禀将军,卑职目测蜀军在大江上每隔2-3里设一座浮桥,足足有四座,最后一座在白帝城下。”
“另外,卑职还在山上现了车辙,猜测出自投石车,但尚未现本体。”
“有车辙就够了。”
石苞下了判断,“那种地方出现车辙,不是投石车就是粮车,总之定然是伏兵。”
石苞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下,沉吟道:
“此地无法长时间容纳万军队,这样吧,我率水师先撤回巫县,徐太守部就地驻扎,以为前哨。”
“我会将情报立刻传至荆州,等王都督下一步指示。”
“末将遵命。”
徐楷拱手应道。
其实蜀军的这种防御模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当年朱绩就搞过一次铁索横江配合两岸石车的江面封锁线。
那时陆抗就提出过破敌之策,即水陆协同,优先摧毁山上的阵地。
徐楷不相信石苞没看过当年的战例。
他现石苞挺滑头的,换作脾气大点的将军,管他什么浮桥,先干一次再说。
而石苞却要先向上禀报。
如此做法,就算会耽误时间,但肯定不会出错,万一人家王都督有新的招式呢?
数日后,荆州大军陆续抵达西陵。
与此同时,刚刚抵达宛城的大魏天子也收到了前线各路的军情。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