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修仙有进度条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0章 师徒再聚(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东洲。

中部平原广袤的土地上,金色的麦浪随风起伏,曾经刀兵相见的战场如今已化作万顷良田。这里的统一战争要从‘第一教’解散开始,原本诸侯混战的河国以及西联盟,在历经三代人的征战后,终于组成了现在的夏国。

新生的夏国展现出惊人的活力,南联盟商队的铃声终日不绝于北上的商道,满载着各种奇珍异宝,同时夏国又与东海岸的东联盟频繁交流,而西海岸的舰队更是扬帆远航,与临水府的修士们建立了稳固的贸易航线。

这个新兴国度的政治架构堪称精妙,居于庙堂之上的是原来中州夏王朝的后裔,他们中既有从北方草原展转南迁的皇族支系,也有在南方繁衍生息千年的夏族遗民,当年南方夏族几乎毁于烈阳真君的神火,如今这些劫后余生的血脉终于重新执掌权柄。

朝堂之上,两股政治势力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北方派崇尚武功,主张开疆拓土,南方派推崇文治,注重民生经济。

这种平衡让夏国既不失进取之心,又能稳步展,更精妙的是,整个国家都笼罩在严密的宗教体系之下,朝廷供奉诸位真君,以长清真君为尊,数千座庙宇遍布城乡,它们的金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就连九五之尊的皇帝,也要在每月初二率领文武百官,在宫内举行隆重的焚香大典,紫烟缭绕中,皇帝必先自称‘诸真君门下弟子’,然后才以天子身份祭祀天地。

但有趣的是,皇室成员从不修习神术,并将国内修士完全交由钦天监掌控。

这都出自夏文义之手,这位曾经的皇室后裔,如今以‘羽道人’之名执掌钦天监,他将监衙建在北面最高的天柱峰上,白云环绕间一座座道观依山而建,年轻的修行者们在此研习经典、修炼术法。

夏文义构建的这个国度,庙堂处理政务完全自主,但重大决策必先问卜于神,百姓可以自由经商务农,但精神世界统一于道门;修行者掌握强大的力量,却必须遵守严格的清规戒律。

他认为在这个体系下,既不会重蹈夏王朝覆辙,又能让文明持续展。

每天早上天柱峰上都有悠远的钟声回响,随即传播至夏国的每一寸土地,引导修行者们开始早课,百姓们也随之开始一天的劳作,他们相信,在这位‘羽道人’构建的秩序下,夏国终将成为东洲最璀璨的明珠。

今天。

晨光熹微时分,夏文义如常从他简朴的居所醒来。

推开雕花木窗,山间薄雾如轻纱般浮动,苑苑正在屋前小溪边戏水,欢快的笑声在山间回荡,这让夏文义冷峻的面容不由柔和了几分。

他身上再也寻不见初入第三境时的锋芒,岁月将他打磨得温润如玉,就像他腰间佩戴的那块古玉,光华内敛却暗藏灵韵,他还学会将心思深藏,如同山涧潜流,表面平静却暗流涌动。

“今日的天气倒是难得。“

夏文义仰望天,初秋的晨光穿过云隙,在山间投下斑驳光影,这座环山而建的居所平日难得有风,今晨却见院中老松轻摇,送来阵阵松香,他深吸一口气,山间草木的清新沁入心脾。

他的小院坐落在南面山腰,青石小径蜿蜒通向山泉。

泉边是他精心打理的灵药田,各色灵植在晨露中舒展枝叶,每当指尖触及这些药草,总会让他想起年少时跟随玉成道人学艺的时光。那位和蔼的老道,最爱的就是在药田间消磨整日时光。

小院的石桌前,童子已备好早膳。

一碗金黄的小米粥,几碟山野咸菜,简朴得不像一方雄主的餐食,苑苑面前则摆着乳白的鱼汤,热气氤氲中飘散着鲜香。

她与雨莲不同,最是贪恋这口鲜美。

吃完早餐,筷子刚搁下,夏文义心头忽地一紧。

这久违的心悸让他眉心微蹙,左手不自觉地掐起推演诀。

这些年安逸的山居生活,让他渐渐满足于眼前这片天地,药田里的新芽,朝堂上递来的奏报,都成了他不愿割舍的牵挂。

苑苑金色的竖瞳倒映出他沉思的身影,却仍不忘将最后一口鱼汤啜饮干净,这使得她油渍沾满了嘴角。

夏文义见状摇头失笑,正欲放弃推演,忽见西天祥云漫卷,熟悉的木灵气息如春风拂面。

“是大师姐来了。”

他连忙整衣相迎。

苑苑腾云而起,绕着他转了个圈,随他一同迎向天际。

祥云中的柳双见师弟相迎,当即化作流光落下,青衫飘然间已立在夏文义的身前。

“见过大师姐。”

夏文义执礼甚恭,试探道:“师姐这次又来小住吗?你那旧日道场我一直派人打理着。”

柳双摆了摆手,衣袖带起一阵清风:“师父允我另立山门,那处道场不必再留了。”

她顿了顿,“此番本可用通讯令牌,但想到是师父亲谕,还是当面传达更为郑重。”

自王平晋入第五境远赴星空他们师徒间相见日稀,往日的温情渐渐化作敬畏,这非王平所愿,却是大势使然。

夏文义闻言一怔,向着虚空郑重拱手:“不知师父有何吩咐?”

柳双深深看了他一眼,方才夏文义那抹转瞬即逝的抗拒没能逃过她的眼睛,“师父召我等前往木星道场。”

“现在就要动身吗?”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