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带着开心农场,穿七零嫁军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7章(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然后大家就会现,走到社会上之后,我以前在学校里面,只要我成绩考的高分,就会有异性喜欢我,这套完全失灵了。

好像就变成了只有家里面有钱,家里面有势力,家里面怎么样怎么样,你才能够获得别人的青睐和爱,很多人就为完全没有办法适应的了,因为他完全就是这个的失败者,很多人就没有办法接受这件事情。

如果是对女生来说,更为残酷,不漂亮就已经惨到离谱了,长得丑哪怕再善良也好,工作很好对待人很好,可是也很难找到真心喜欢她们的男生,除非家庭条件好到可以弥补。

男生还算是有遮羞布,毕竟男生只要有钱,大不了多等几年还能遇到合适的对象,女生年纪大了,就更不好找了。

现在每个人的阈值都很高,丑是比贫穷更恐怖的事情。

漂亮反而可以打破阶级的存在。

毕竟有钱人找伴侣,如果漂亮,无论男女在择偶市场都可以有个好出路。

人的一辈子,其实一出生的时候,这些就已经决定了。

所以说很多学生本科毕业之后,他还会想要考研,他觉得考研是能够解救他的一个办法,他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可以规避一下这个在竞争中的劣势,因为他家里面的家境可能确实也就不如别人好。

如果他考研获得了一个更好的工作,能够进入高校,能够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他就会觉得好像自己变强了,他能够进入一个更好的企业,好像他的评分标准又变高了一样。

所以说很多人看到了考研带来的成功,就一股脑的又涌进考研,然后所有人都去考研了之后呢,就会现,哎,不对呀,为什么考研好像学历也不够用了,就会想要去考博士!

考了博士之后呢,就会现,哎,我好像已经o多岁o多岁了,我到了这个年纪,o出头的年纪了,哪怕我获得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我好像在市场里面我也属于是比较落伍的那一派了。

我周围的人好像都已经有了稳定的家庭,而我在考试的时候,我并没有获得一个稳定的对象,我又好像变成了被淘汰的那一个。

那个时候虽然说你可能经历了九九八十难,考了一个博士生出来我的一份稳定的工作,你还是觉得我好像又被社会淘汰了。

卷赢了还好,输了呢?

付出的沉没成本咋办?

如果你获得了一份工作还好,如果你没有通过考博这个行为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很多人他其实就会觉得完蛋了,我的人生完蛋了,因为他就只会考试这一件事情,你想让他跳出去,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即便是他自己,他不知道要怎么跳了,他已经卡死在那个环境里面,因为他就只会考试这一件事情,除了考试之外,他什么都不会。

那你突然跟他说,你不要去考试了,你有别的事情可以干,你要不要去尝试干一下?

很多人其实他是会觉得惶恐,沉没成本高得离谱,还让我别考试了???

他会觉得你在说什么,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我根本就不会那些东西呀,你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些?

他其实是很惶恐的一个情况,所以说学生这层背景,真的是一个麻痹人神经的东西,很多贫穷的小孩家里头,他的父母是没有意识的。

他父母也觉得,我那一辈好像我只要考到大学,我的孩子就会有出息。

因为七八十年代甚至o年代的人,他们成长的路径里面,只要他们考到了一个本科以上的学历,他们好像就会在找工作的时候占领一个优势,大家都会觉得大学生比较有本事,就会优先招取他们。

所以你的家长其实可能也是陷入了误区里面,他们觉得你只要读了大学,你出来未来肯定就会有个稳定的工作。

所以他们就拼死拼活,非得让你去读这个大学,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他们自己竞争是失败的,他们希望他们的孩子取得成功,他们也不知道其他的路径,他们也没有能力。

路径依赖是一个很典型的现象,对很多思维固化的中年人来说,他们就只有考试这条路和死路一条可以走了!

他们只知道在他们那个时间段,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所以他们的孩子也必须是天之骄子。

他们也不知道现在是个人就能考上大学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真正有能力的家长,他不会说一直逼这个孩子去考试,他有出路,他的孩子就算考了本科,考了专科,考了中专,考了专升本,就算文盲,人家都能够托举自己的小孩。

而很多家长他是没有这个能力,他只能够通过不停的催促这个孩子,你自己要努力,你自己未来之后要自己给自己找出息,要找出路,不然的话,未来没有人会帮你。

很多家长通过这种恐吓的手段,然后让孩子形成了一个很孤立无援的途径,让孩子觉得没有任何人可以帮自己。

所以说学生就会不停的沉溺在校园里。

因为校园就是最好的保护罩,象牙塔。

孩子也没办法,只能觉得我好像只要考上了研究生,我就是上岸了,我就能够拖延几年,然后又有几年找工作的时间,去备考的时间,只要能暂时逃避就行。

因为他们自己出来,他们也不知道去干什么呀。

每个人都会本能的选择最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当你现某一个人好像处在一个很糟糕的环境,你根本就看不上,你非常希望他解救出来的时候,很大可能其实这已经是他能够选择最好的路径了。

因为他已经耗费了十几年o年的时间在读书上面,你想让他抛弃以往的沉默成本,说,你不要干这个了,你干脆就去摆摊吧。

你去卖那个面包,卖早点,卖肠粉,卖早餐,都能够赚很多很多的钱,都比你去打工赚的多,虽然辛苦一点,至少你不用受那么多年的寒窗苦读了。

很多家长他们是觉得不行,如果我的孩子不能拥有一份稳定、朝九晚五的工作,那我的孩子就是废了。

在这种观念限制之下,好像只有考到了那一条路才是成功。

就算你卖包子,卖早点,卖的再好都好啊,所有人对你的评判标准都是你不行啊,你太累了,你不稳定啊,你不能保证永远赚那么多钱,哎呀,你那么累呀,你退休之后有多少钱啊?

讲那么多屁话,那你怎么不说有的人一起床二十多岁就猝死了呢?

人生考虑那么多,干脆别说了现在就去死算了!

很多人的评判标准是极度单一的。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