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少年铁血战神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 一零四小人之见(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当时的苏联一方,在战争初期的德意志帝国的猛烈打击之下,焦头烂额,险些被灭。经过了好几年的艰苦卓绝的反击,才取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在这期间,双方爆了无数次重大无比的大规模会战,抒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所以,相比之下,战前的那一场激烈的诺门坎事件,相对来说就非常之小了。所以这一事件,最后就连他们也想不起来了,几乎要被历史的大潮和巨浪给湮没。”

“然而,当历史学家们再想起这起小小的事件的时候,却惊讶地现,正是诺门坎这一起小小的事件,转动了历史的轨迹,改变了整个历史的大方向。”

“相反,像基辅会战那么巨大的历史事件——被称之为史上最大的歼灭战,没有之一。但是它却并没有改变过历史的轨道。”

“为什么呢?因为正是诺门坎这一事件,结束了霓虹国高层之间的争吵,从而导致霓虹帝国的军政两界,集体把作战的目标对准了米国。而米国对此却一直茫然不知。”

“这一事件对苏德战争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苏德双方打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希特勒多次要求霓虹国在苏联的背后插上一刀,从远东地区动进攻。”

“但是霓虹国不仅拒不帮忙,反而还对所有通过他们附近的海域,向苏联运送无数战略物资的舰船和飞机,统统放任不管——只要是挂上了苏联的旗帜或者标识的,全都一律放行。那可是数以亿计的物资啊!而正是这些物资,极大地加了轴心国整个联盟的灭亡。”

“而在莫斯科保卫战之中,就在苏联方面兵力极其短缺的危险关头。斯大林果断地调动了原本在东方防卫霓虹国的大批军队,赶往西线支援都莫斯科的那场大会战。”

“所以说,这一事件导致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它霓虹国为什么不打苏联的东方呢?倒不是他们不想打,而是因为他们当时正在太平洋上,全力以赴地同米国大打出手,已经没有任何多余的精力再去惹另外一个大国了。”

“回到我们刚才的话题:其实他山本五十六的作战意图,本身就是具有着极大的冒险性的,可以说是一场豪赌。他准备派出一支庞大的联合舰队,长途奔袭,神不知鬼不觉地跨过半个太平洋,去偷袭珍珠港。”

“他赌赢了!他的计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前期工作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去做准备,帝国政府方面全面配合,米国佬儿完全没有防备,被打了一个稀里哗啦。”

“但是珍珠港事件之后没有多久,霓虹国还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米国就取得了中途岛大捷,彻底扭转了太平洋上的战略态势。”

“双方在整个太平洋海域到处拼命互掐。最后结果怎么样?米国在全国进入战争轨道之后,他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就远远过了轴心国三个国家的总和。”

“他几乎介入了对轴心国作战的所有战场上的战斗。从太平洋、亚洲,东南亚、直到北非、欧洲,到处都有他们的军队。”

“他不仅坦克、飞机、大炮和军舰的生产,能够源源不断地供应前线,而且还能够根据租借法案,大批量地对其他国家进行物资援助。更为厉害的是,他的所有这些机械化作战兵器,都在不断地进行大踏步的技术更新和换代。”

“比如战争初期,霓虹国的零式战斗机纵横天下,号称世上最优秀的机型。然而战争期间,米国的飞机不断地进行跳跃式技术改进和更新换代。不过短短几年的工夫,在战争的后期,零式战斗机已经完全不够看了。”

“在当时来讲,战斗机是专门用来欺负轰炸机的。然而到了战争后期,米国的b-29轰炸机已经可以不需要战斗机的护航。他一架飞机也敢在霓虹国的领空随意晃悠。”

“为什么?因为经过连年的战争,零式战斗机不仅已经在性能上已经非常的落后了,而且其制作质量还越来越低下。而新招的飞行员的水平也只学过怎么勉强起飞和降落而已,眼看着米国先进的级空中堡垒b-29,挺着大肚子在他们的上空闲逛,他们却只能干瞪眼儿。”

“当时米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的时候,就是b-29晃晃悠悠地飞去的,既没有战斗机护航,而且也压根儿就没有遭到过什么反击。”

“所以说,武器的优越来自于强大的工业基础。而强大的工业基础来自于强大的经济基础。经济,才是根本。有钱了,就能展工业。工业上去了,他什么乱七八糟的先进武器就都能啼哩吐噜地往外掏。”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