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千里行2(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这个红头绳就是如此。
是生活本质。
不管崔肃臣接受不接受,旁听的人理解不理解,大家还是看在张席的名头上大略的听完了这些诘屈聱牙的话,然后方才准备离开。
这个时候,天已经快黑了。
而徐世英还是坐着不动。
崔肃臣和封常不好说什么,直接离开,这边一下楼,便听到上面张席抱怨起来:“这种事情如何也找到我这里?白白耽误我一下午,你又不是不晓得,我这大半月多快活!”
“且不说这件事尴尬,非席不能决,便是快活日子,席也没几日了。”
徐世英言之凿凿。“五日后就是科考,然后就是各种授勋与阅兵……接着大会。”
“还是能快活的,科考后就是各类比赛了。”
张行不以为然。“我连年戎马,还不许享受一下了?”
徐世英越无语,若不是他晓得张行这些日子只是逛街逛的多,平素也去军营跟行宫前面大行台各处去晃,怕是以为对方是夜夜笙歌呢!
便是逛街逛的多,如今也晓得,还是在注意物价和人心居多。
一念至此,其人便摒除杂念,认真来问:“还有几件事,不好打扰刚刚席与崔总管。”
“你说。”
“先,是科考后的选拔……便是科考是按照席定的规矩,糊名,誊录,盲批,可实际最后任用的权责还是在各部总管、分管那里,如果有争夺怎么办?如果有人考上了,却没有人任用又如何?”
“如果有争夺,就让人家自己选,如果没有任用,放在文书部、王翼(参谋)部或者往地方都是无妨的。”
张行也皱起眉头来。“不过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想问,要不要设一个专门管理这个中下层人事去向的吏部?”
“是这个意思。”
徐世英道。“以前咱们的人事,本质上是军功,其实就是天王及其下属来做了这个吏部,现在不能把专门做文法吏的科考人事交给天王吧?”
张行点点头。
且说,别看这两人讨论的流畅,实际上他们都刻意忽略一个隐藏的议题,那就是为什么科考这个事情在有大魏朝模版,而且在张行提出快两个月马上都要施行的情况下增设吏部这件事情才拿来讨论?要知道,增设吏部这个话题从大行台建立以来一直是有人提的,反而到了科考这个具体事件上没人提了,难道不奇怪吗?
当然不奇怪,因为大行台眼馋这个任用权,他们也想学大魏南衙相公们夺走所有的人事任用权,而实际负责这件事情的张世昭与魏玄定也根本没有得罪他人或者争权的必要。
但现在徐世英忽然问了这件事情,说明他背刺了陈斌。
当然,按照张席对徐大郎的认知,这才是徐大郎本郎嘛。
“是该设,那你觉得谁合适呢?”
暮色中,点头后张行想了一想,轻飘飘来问。
“这要看席决断。”
徐世英提醒道。“只是没必要跟阎庆头领这两个月登记的全军全帮全地方修行者弄在一起就好……两者不是一个路子。”
张行点头,想了一想,一时没有心得,便道:“这事自然可以有,但未必要太着急,第一次科考就一定要如何,还有什么?”
“还有一件事,按照陈总管之前通过的提案,年底应该从中层舵主一层,提拔出一位头领,以作循例,所以我想向席推荐一个人。”
徐世英严肃了不少。
“谁?”
“我的亲卫领,跟韩二郎一样没有正经名字,姓也怪异,唤作西门大郎,他不是我家人出身,而是在白马卖炊饼的,当日白马举义,他扛着炊饼担子便跟上了我,这些年经历了几乎所有大战,日益精进。”
徐世英毫不犹豫推荐了自己的私人。“不过此人最大的优点是为人诚实质朴,从不避讳,虽是一匹夫,却不可夺其志,我本人非常欣赏他……虽然有父亲,有两个弟弟,还有两个姐姐,但真要我托付什么大事,我只会托付他。”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