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3章 埃及之行二(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说,“唐代妇女喜于发髻上插几把小小梳子,当成装饰,讲究的用金、银、犀、玉或牙等材料,露出半月形梳背,有多到十来把的(经常有实物出土)……温庭筠词有‘小山重叠金明灭’,即对于当时妇女发间金背小梳而咏。”

“也正是当时妇女头上金银牙玉小梳背在头发间重叠闪烁情形。”

沈从文据唐人诗词、文献、《捣练图》、《宫乐图》,出土实物,作出这样的论证,是可以使人信服的,也许是可以“破千古之惑”

的。

比如杜牧诗“轻罗小扇扑流萤”

,写七夕夜晚闺中生活小景,人们一直以为这大概是写团扇那样的东西,历来的画家也大抵都这样画但不免还是怀疑,这未免太大了一些,扑蝶(如宝钗)还可以,扑萤怕将劳而无功。沈从文就指出,在《宫乐图》和《唐李爽墓壁画》中都画有这种“轻罗小扇”

,其实是有些象苍蝇拍子一样的东西。

比如讨论《虢国夫人游春图》时,沈从文提出当时贵重马具的“金银闹装鞍”

,详做说明,并用以证明旧传北宋宫素然《明妃出塞图》就因全不懂得“五鞘孔制”

,因造成错误。又说,“元初画马名家赵子昂父子所画诸马,鞍具还采用五鞘孔制。事实上元代早已废除,画中反映,恰好证明传世诸作均临摹唐人旧稿,而非写实。”

这是很精当并带普遍意义的意见。

着名的《韩熙载夜宴图》,沈从文认为“必成于宋初南唐投降以后,可能即成于降宋以后顾闳中辈,但不可能成于李煜未降以前。”

举出的论据包括了画中人物的宋代特定礼节——叉手示敬;与南唐降宋官吏初期一律服丝这样的细节,可见沈从文心细如发,思考细密。如集合论许多名画时代的片段,即可看作一卷出色论文。

“历来鉴定画迹时代的专家,多习惯于以帝王题跋,流传有绪,名家收藏三大原则作为尺度,当然未可厚非。可最易忽略事物制度的时代特征……古人说‘谈言微中,或可以排难解纷’。但从画迹本身和其他材料互证,或其他器物作旁证的研究方法,能得专家通人点头认可,或当有待于他日。”

这是沈从文在引言中所说的话,表示了他对新方法的信心,也清醒地看到,在这方面一时恐不易取得一致,还有待于更长时间的讨论与辩难。这其实正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整体精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许仙觉得,沈从文的物质文化史研究,是用自己的生命和情感来“还原”

各种存留形式的生命和情感,“恢复”

它们生动活泼的气息和承启流转的性质,汇入历史文化的长河。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与文史研究实是一回事,是一条长河的上下游。

沈从文自己的生命也是一条河。

他在三十岁的时候追溯自己的过去,写下《从文自传》,满以为可为后半生准备好一个“自己”

,却不料走向了从未想过的道路。

然而他却让这条生命之河在急转之后流出了别样的宏阔,从他的一生,可以看出生命流转如水的可爱处。

自然既极博大,也极残忍,战胜一切,孕育人生。

蝼蚁昆蜉,伟大巨匠,一样在它怀抱中,和光同尘。

因新陈代谢,有华屋山丘。

而总有些人能用文字,在一切有生陆续失去意义,本身亦因死亡毫无意义时,使生命之火,煜煜照人,如烛如金。

……

这是一本很厚的书,主要这是一本有很多图的书,许仙也不赶时间,而且他常常在配图和沈从文的文字里想起了自己亲历过的史书上的一幕幕,一不小心就跌入回忆里,因此他看得很慢,也很认真专注,忘记了时间。

等许仙合上这本《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心有所感,侧过头来,就看到了旁边虞欣那双明亮至极的眼睛。

“你知不知道你看了多久的书?”

虞欣眼睛里全是惊异和叹服之色,问道。

许仙轻耸了耸肩。

“你看了整整十二个小时!”

虞欣脸上露出佩服之色,道,“我们都快到埃及了。我从没见过有人能够这么入神看一本专业书这么长时间,而且还精神奕奕,毫不疲倦。”

“我见过有人看小说能够连续看三天三夜不睡觉,还情绪亢奋的。”

许仙露出一副少见多怪的神情,漫不经心道。

“那是小说,不一样的。专业书籍很耗脑伤神的。”

虞欣仔仔细细打量着许仙,似是忽然想到了什么,眼中光芒盛放,恍然大悟道,“你是修行者?!”

喜欢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