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好运的九零年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189处理房产(第5页)

江大姐就是这样打算的。

城里吃根葱都要钱买。一个月生活费就得一千多。回到老家,顶多三四百块钱。

江大姐看看时间才八点钟,眼睛忍不住看电话机。

小冯把他的手机递过去。

江大姐出去打电话。

本以为会聊许久,然而三分钟就从外面进来。

张爷爷摇摇头。

江大姐看到老人的动作,很尴尬“我儿子说,说房子要买,不过不要我的钱。我的钱留以后我们两口子养老。他说,张老师说毕业后年薪二十万,他自己买。”

张跃民笑了。

一家人被他笑的莫名其妙。

梁好运稍稍一想就懂了,“你儿子毕业还得七年吧”

看到江大姐点头,“那你知道两千年我们新家那边还是块荒地吗”

梁好运和张跃民很少说房子涨了多少多少。

东边何大妈和西边的刘大妈喜欢聊,没少感慨,当初要不是听张跃民的话早早的买,现在借钱也买不起。

江大姐想一下“那就不听他的。不要他出钱,也不写他的名,也不用他还房贷,也不告诉他,省得他说我不懂瞎折腾。”

谁也没想到,没等七年,二零一五年年底开始暴涨,一直到一六年中,这阵暴涨才结束。很多二线省会城市的房子短短半年翻了一倍,有的甚至两倍三倍。

自打江大姐的女儿考到帝都师范大学,江大姐的丈夫也到帝都做事。在梁好运厂里开叉车装卸货。他以前在老家县城一边开叉车一边看着儿女上学。

两口子都忙,又自己过习惯了,都在帝都也很少见。用他们夫妻俩的话说,远了香近了臭。自打房价暴涨,江大姐却恨不得跟她丈夫报团取暖。因为经常晚上做噩梦,梦到房价像泡沫一样,哗啦一下全没了。

六年前,梁好运跟张跃民说,没事就带爷爷出去转转。

十一假期人太多,这几年每到八月下旬和春节,张跃民都会带他出去。红军当年走过的地方,张爷爷去个遍。身体反而六年如一日。

江大姐天天半夜惊醒白天做事,半个月下来,精神状态还不如张爷爷。

张跃民和梁好运早出晚归,张运运在帝都大学医学院,张好好在法律系,兄妹俩的课业繁重,比父母还忙,以至于一家四口都没注意到江大姐的变化。

江大姐用擦脚毛巾擦桌子,张爷爷才意识到问题很严重,“小江,歇会儿,咱爷俩聊聊。”

“哦,好。”

江大姐忙过去问,“哪儿不舒服我电瓶车送您去医院,还是给张老师打电话”

张爷爷“我没事。有事的是你。你咋了眼底乌青,家里出啥事了好运那个公司有个爱心基金,你跟管基金的那个明明说一声,应该能给你拨出一笔钱。”

“不,不是的。家里没啥事。都,都挺好的。”

江大姐一家三口在这里,儿子在申城上大学,老家的父母,他们出钱,兄弟姐妹照顾,因为给的钱稍微多一点,这几年兄弟姐妹也没闹过矛盾。

张爷爷问“那你咋了”

“老爷子,我也不瞒你。当年张老师建议我买房,别搁老家建。那个房子你知道吧”

张爷爷点头“我知道。虽然是老破小,现在算有四十年了,可你说的,房子很正,还送俩大阳台。咋了”

“早两年帝都提出就近上学,那个房子涨了一点。我当时想卖,张老师说,不急着用钱就再等等。最近半年又涨了。”

“涨了好啊。”

江大姐头疼“按照六年前的房价算,涨了六七倍。”

张爷爷惊得张大嘴,不禁攥住椅子扶手坐起来“多少”

“当时付二十多万,现在几百万。”

江大姐说着就心慌,“老爷子,我想卖了。不卖,我总觉得不踏实。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啊。”

张爷爷运气,“这,这太多了。你那个房子涨那么多,东边我们那些房子,得多少啊”

“听说一套至少一千万。何大妈说的。”

张爷爷倒抽一口气,“疯了,疯了。赶紧给好运打电话”

江大姐也有手机了,张好好送她的。本来打算换个洗脚盆。江大姐说还可以用,可惜了。张好好就给她了。

江大姐不上网,打个电话旧手机足够了。

梁好运以为老爷子身体不好,接了电话就打给张跃民,让他下课就回家。

张跃民离得近,梁好运离得远,一个在上课,一个从平安县赶过来。结果两口子到门口碰个正着。

进门看到老爷子在廊檐下遛弯。两人相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