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缅王之死(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最要紧的,现在的大周在欧洲人眼里,那是文明的象征,是理想国。
只要周帝国一直保持强大,积淀个几十年,就是灯塔了。不对,灯塔居然是我寄己!
贾琏也不用劳心费神的去争夺所谓的话语权了,不像现代,即便是事实的世界第一强国,软实力方面依旧被压制。
灯塔靠着惯性,还能延续一段时间的话语权。
当然了,现在金毛说话,在国家层面没人信了。
带了两门骑兵炮的骑兵,人手双枪,一人双马,半天就杀到地方,用两门骑兵炮猛烈的轰击在国人看来简陋的大门。
一阵鸡飞狗跳后,缅王在随从的扈从下出逃,骑兵也不追击,杀进行宫。抵抗?哪有抵抗?
天黑前,后续的一个营步兵增援赶到,负责打扫战场。
带着红袖章的宪兵四处可见,抢的上瘾的官兵们瞬间清醒了,眼神也清澈了。
这帮孙子真的不跟你讲情面,抓到违反军纪,那真是严厉执法。
好些女人衣服都被撕烂了,因为宪兵出现才逃过一劫。
次日清晨,行宫里被关押的女人,看到了惊悚的一幕,十几个昨天上头的士兵,趴在板凳上,执法的宪兵抡起鞭子,一下一下的抽。
衣服很快被抽烂,血糊糊的。
执行完毕,边上的军医立刻上前,清洗上药。酒精倒上去,疼的杀坯们哭爹喊娘。
贾琏对军纪的要求非常严格,原因也很简单,军队一旦没有纪律约束,那就是野兽。人,不能没底线。
罚归罚,好处一点都不会少,这就叫赏罚分明。这也是新军官兵们为何服气的原因。
周军的行为,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百姓的仇恨值。毕竟以前那些欺负他们的人,还不如这些外地人。
大家就是语言上不通,百姓能看到,你做了啥。
治安上狠狠的收拾了一批当地的黑色势力后,又安排一些本地人出面维持地方,暂时没有官府的仰光,并没有乱起来。
当日夜,除留守的海军人员以及辅兵,贾琏率新军第一镇主力三个标抵达。
谈,当然要谈的,但是不能现在谈,必须要让对方足够疼,撑不住为止。
新军早早起来,拔营北上,一路横扫,到一个城镇抢一个城镇的大户。国内的商人跟着队伍,一路走一路低价收购战利品,运回国翻个五倍正常。同时这些商人,也解决了新军的军需,官兵们不用吃难吃的干粮。
后来国内商界流行一句话,跟着贾大人走一趟,比正常一年挣的多三倍,这是少的。多的能挣十倍。
只要能挣大钱,这些商人是真的敢拼命。自己雇佣人马,购买装备,生死自负,不用官兵操心。
左轮这么贵的武器,这帮商人都买走了上千支,弹药无数。自打开启南洋之后,贾琏打造的军火工业,主要买家就是南洋各地的移民,他们全是武装移民,成年男子人手一支燧枪,左轮也没少买。就是靠着这些,重工业才能生存下来,不然你以为呢。
重工业对于国家而言,从来都是亏本的买卖,但是没这个,就别谈工业化。没有哪个国家的工业化,是靠轻工业展起来的。
至于南洋民间枪支管理的事情,贾琏是真的不管,在内地嘛,自然是要严格禁止的。
不然村子间的械斗,别人都是拿冷兵器,你拿出一把左轮来,这公平么?
其实贾琏也挺难的,为了重工业的生存,很多事只能睁一眼闭一眼。
这一路往北推,沿途缅军的抵抗可以说忽略不计,一直杀到密支那跟前,情况才生了变化,前锋遭遇了成规模的缅军,还有象兵哦。
贾琏立刻下令,部队收缩扎营,做好野战准备,做好防火准备。
这段时间太过轻松的新军,不免有点松懈,为此,贾琏亲自带着随从,四处巡视,现懈怠者,轻者一顿臭骂,重者军官撤职,戴罪立功。
一通整顿下来,新军面貌有所改观,都跟着警惕了起来。
不是贾琏不近人情,实在是身处异国,四周都是仇恨的眼睛,不能有丝毫大意。
别人贾琏不知道,反正他是输不起的,至少战场上不能输。
是夜,果然缅军仗着熟悉地形,起了夜袭。
早有准备的新军官兵,远则用长枪射击,近则用大炮射霰弹。激战了半个夜晚,将敌军击退。
天明时分,一夜没睡的贾琏,镇定的走出帐篷,四处巡视,看到的是营寨之外的障碍物上,挂满的尸体。
打扫战场,光尸体就小两千具,后续只能堆起来一把火烧掉,免得生瘟疫。
骑兵出动侦查,带回来的消息,前方的密支那,已经乱做一团了,无数人在逃跑。
贾琏下令一个营留下配合商人守住营地,主力立刻前出,攻克密支那。
因为没有遭遇成建制的抵抗,本就不大的城镇,轻松占领。这个时候,贾琏能体会到英法联军八里桥的轻松了。
当然贾琏是不会心软的,我们是高道德,但是你先动手了。
继续往北,地形越来越复杂了,贾琏下令停止北上,休整三日。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