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红楼:我是贾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5章 得之盛世可期(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面对各地举人们搞出的动静,京城的大佬们并非无动于衷,而是没啥太好的法子,你还不让人说话?堵塞言路,你想做权臣?蒙蔽圣听?

沈岩在大街上闲逛看热闹的时候,内阁特意开会,讨论过这个事情,承辉帝全程一言不。

张庭恩的态度很坚决,讨论可以,但不要搞事,希望京城各衙门提高戒备,谨防举人们搞事。

林如海也表示,必须加人手,一旦现举人有聚集的可能,立刻驱散,不给他们集体扣阙的机会。

李清则表示,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舆论既然形成了,那就官方下场,展开论战就是了。

潘季驯也是这个意思,堵不如疏。郭衍嗓子不舒服,没有说话。

承辉帝则一言不,表情凝重。

最后还是张庭恩决定,加强京城力量,拖到会试结束即可,不信这帮举人到时候还能赖在京城。

没等内阁的决议实施呢,事情先来了,大量举人上街了。

对,是上街,而没有游行。

当日,大量的旅馆开始驱赶住宿的客人,只要你是来赶考的举人,都遭到了客栈旅馆的驱逐。

租房子的举人,因为租期没到,倒是暂时逃过一劫,避免了露宿街头。

消息传开,京城官场震动,内阁震动,承辉帝在短暂的错愕之后,变得好奇,想知道到底生了啥事情。

大量举人在街上没个地方过夜,这是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事件,再一了解,很多举人都饿一天了。别说是酒楼饭馆,路边小摊只要看见举人打扮的,就不做他们的生意,事情甚至展到青楼都不做他们生意的程度。期间因此生了几十次的大小冲突,处理问题的五城兵马司给累够呛。

这种事情很好打听,随便问几个衙役或者兵马司的兵丁,就知道事情的起因了。

内阁会议上,诸公从错愕到震惊,再到张林二人忍不住笑出声,皇帝也没控制住,起身出门,找个地方先笑够本。

这种事情别说大周朝了,就算是历史上,也找不到先例。京城可不是小地方,这里的百姓主动自的维护一个官员,不惜与天下的举人对抗,太罕见了!

会议暂停之后继续,无论如何,不能让举人们露宿街头,内阁的决议里,没有要求紧急征用客栈,而是直接让举人们在各个衙门里对付一晚上。

普通百姓可以不鸟这些外地举人,本地的官员衙役,那是不能不管的。

内阁决议,尽快解决此事,绝不能让京城百姓受委屈。

头一次陷入人民战争汪洋大海之中的举人老爷们,没有了高高在上的傲气。一夜之间,一部分人成长了,认识到这些他们看不起的人,有能力让他们吃不上饭,没地方过夜。更多的人则叫嚣着,本地刁民不知尊卑,太没礼貌了。

次日一早,应内阁要求,各级官府出面,与店家协商,无论如何,不能坏了会试。

以往官府出面,都是连哄带骗,或者直接恐吓。这次官府出面,却都是轻言慢语的,态度很好。

最终迫于官府的压力,各路店家重新接纳这些举人,但有个要求,不许在他们的店里骂贾琏,否则拼着不做买卖,也不接待他们。

当然也不是所有店家都这么干,只是没响应的店家,在京城的生意圈子里名声臭了,在这个年代,名声臭了,就别想做买卖了。

比如,各地的会馆就出问题了,事后他们连水都喝不上了。想喝水也行,请人挑水的价格翻一倍都没人愿意干。

此事,前后持续了三天,才算慢慢的平息下来,但是酒肆茶楼里的议论依旧热烈,都在为贾琏打抱不平。

用京城爷们的话说,还能让他们这些外地人欺负了,姥姥!

事关贾琏,贾府内的议论自然热烈,一开始王熙凤是真担心,贾母闻讯也担心不已。

贾赦为此急的大骂小畜生好不晓事。

王夫人继续沉默,尤氏秦氏纷纷表达了不安。

宝玉则表态,看吧,蝇营狗苟这些年,落的如此下场,这官不做也罢。

贾蓉则安抚众人,同时反怼宝玉,琏二叔出不了事情,不信走着瞧。宝二叔有时间在这阴阳怪气,不如考个秀才举人回来。

嗯,原著里后四十回,确实有宝玉中举后,继续流浪的故事。可见,宝玉想走科举道路做官是不难的,难的是他生出责任心。

说穿了,就是私自,只考虑自己。

头一日,众人还在忧心忡忡,贾母跟前围坐愁时,门口赖大飞奔而至。

“老祖宗,二奶奶,喜事啊,喜事!”

赖大不年轻了,依旧中气十足,耗死贾母是肯定没问题的。

贾母和王熙凤激动的都站起来,异口同声:“说,快说!”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